第121章

“近日京城里粮价也在涨,我安排送粮的商队暂时还没消息。”谢宁也不禁着急了,报来天子耳朵是这样寥寥几语,可以想象,西州现在正处于多么水深火热的境界。

这日之后,朝廷鼓励大户人家捐献粮食,运往灾区。

筹集的粮食数量不尽如人意,西州饥荒不可能只是西州的问题,是大环境下的问题。

问题就是,举国上下粮食是有数的,是不够全国老百姓吃的。

但是京城粮食价格已经涨上去了,夫夫俩联手唱了一出戏,当然是有四皇子的支持。

于是朝廷抓了涨价的米店掌柜,捐粮少的大户等等。

自古以来,朝廷一调不到粮食就抄大户的家,只有农民起义的说法,没有商人翻天的把戏。

当一个朝代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饱了,朝廷也顾不上文明建设了,朝廷只能刮一层富人的油脂了。

谢宁以同为受害者的身份,召集这些商人的家属们一起商议对策。

……

京城大酒楼上座,谢宁优哉游哉喝喝茶,一帮富人都蚂蚁上了热锅,他才站出来支招。

“朝廷就是要粮食,咱给就是了,等国库充盈了,又不是不还。”

米店家人肉疼啊,“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了……”

有卖金银玉石的更着急,“朝廷要粮,你家有还好说,我家顿顿稀粥,这金子也当不了粮捐啊!”

谢宁站出来,“诸位若是信我谢记商号,你们这金子我能想办法当成粮捐给朝廷。”

“……”

有一个愿意的,就有第二个愿意的,死马当活马医吧,起码不用担心朝廷抄家了。

于是谢宁拿这些身外之物,雇商队出发去他国换粮食,路费他谢记商号全包了。

谢宁谈妥,朝廷放人。

重担一下就在谢宁身上了,好在有周寂年在他身后支撑着他。

三月末,四皇子带着为数不多的粮食出发西州,前往灾区等候谢宁这边的供给。

……

饥荒这灾事儿,让谢宁更珍惜粮食了。

四月某日中午,一家人吃饭,谢宁端着小木碗亲自喂婉姐儿,婉姐儿自己手里拿着一个小木勺敲敲打打,但是食物来了她就乖乖张嘴。

谢宁确认,女儿是来报恩的呢。

同样十七个月大的小敬丞就是来报仇的,吃个饭满大堂的跑,奶娘端着碗追他。

他如今走的很稳当了,就是手短腿短,走起来像只小鸭子摇摇摆摆的,别看小敬丞这会儿热衷走路,一出门他就要爹爹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