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自大猫气急败坏把自个儿塞到虞玓的怀里后,白霜就时常能看到小郎君和大猫腻在一处。

偶尔小郎君从县学回来,午后还能看到虞玓抱着大毛团坐在廊下闭眼晒太阳。

虽然后者极为难得。

大猫向来矜贵傲慢,轻易不能得手。

不过暖烘烘的小郎君怀里坐着只暖烘烘的大毛团,以及袖子难以清除的毛毛,总是让刘嫂颇为头疼。

“小郎君若是喜欢与他玩耍也不是大事,可白霜你得和小郎君说说,莫要再继续抱着大山公子了,他的衣裳可多是沾到毛毛,昨日差点就让他穿着那样的青衿出门。”刘嫂烦恼地说道。

白霜笑着说道:“难得小郎君有喜欢的,您就随他去吧。”

放学归来,听到对话的小郎君默默扛着肩膀上的矜贵大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走了。

第13章

虞玓开始上学后,经学博士经过几日的考较与斟酌,对虞玓的情况有了思量。早年间,虞玓倒也背过《急救篇》《千字文》《太公家书》等简短有趣的蒙学文章。

识字读书更是阿耶记挂的重中之重,因此县学的经学博士对虞玓这一手字还是颇为满意。

唐国学有六,其一为书学,足以看得出朝廷于书法一途的看重,且圣人对书法多有推崇,朝野有如虞世南、褚逐良等这般书法大家,吏部取仕更有“身、言、书、判”四种,更是令大唐自上而下都长于此道,极为追捧。

老先生放下方才要虞玓默写的文章,对他说道:“楷法遒美乃是正途,幼年可是有名师教导?”不然以虞玓这般情况,这手书法就有些出奇了。

虞玓站在老先生的前面,欠身而道:“幼年阿耶以《笔阵图》教导学字,常用家学字帖临摹,并未有名师教导。”

经学博士奇了怪哉,看着虞玓刚默写的千字文沉吟,言道这与虞体有些相似,又别有不同。

县学各人桌面皆有常备的笔墨纸砚,各人惯用之笔墨不同,便有自带,县学中也是不管。老博士观察过虞玓的起笔落势。笔入手,身已坐直,惯用笔长六寸,捉管不过三寸,指实掌虚,手腕轻虚,落笔不急不缓,且笔锋圆正。①

而他的墨渍未干,跃然纸上的字迹犹有古意,遒逸内敛,仅有笔力不足,稍显虚浮的缺陷。

倘若没有名师教导,那只能说他的父亲于书法一途实有所长,悉心教导,又或是虞玓天赋在此。

老博士想了想,对虞玓说道:“你的书法实乃走在正途上,除了笔力不足这等缺陷。回去可每日于墙上悬腕练一百大字,日积月累可有小成。”

虞玓谨记在心。

先生复又笑道:“你今日《切韵》读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