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接弄成密闭空间的话,燃料缺乏氧气容易燃烧不充分,那样温度也上不去。

所以这个地方需要设置好第一次送空气的输送口,既然是第一次送空气,那么就有第二次送空气。

不过第二次送空气的输送口却是在后面的冷却带到出口之间,砖窑两边都开口输送空气,这样空气形成对流会往烧成带跑。

然后就是窑车的出口,砖从出口出去之后就是成品了。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长条厂房分成三个部位。

分好之后接下来需要注意的就是燃烧装置的布置,一般燃烧装置有三种,顶层加热、底层加热以及侧面加热。

一般侧部加热比较常用,顶部和底部都需要更麻烦的制作方式。

骆时行自然要选择最简单的那种,加热方式在侧面就意味着砖窑的宽度要扩充一些,因为除了侧面加热,还要留出窑车的位置。

而窑车是需要轨道的,因为窑车从进入到出来中间是不会有人操控的,砖窑里面那个温度动不动就一千多度,人进去怕不是直接就化成水气了,除了冷却窑那边,骆时行都不打算让人太过接近砖窑。

这样的话若是没有轨道窑车也没办法顺利进出。

只不过这个轨道的设置也有些麻烦,一开始他的脑子全是火车铁轨那种形式。

可问题在于他们没有那么多金属,之前去北带县的时候骆时行还特意观察过,发现整个县城的金属制品都不多,车架什么的大部分都是全木质。

显然受制于当地的冶炼水平才这样,至于当地对金属的开采如何,他没了解过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