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

第三个分公司则是ic cube,代表是申正华,这家公司全权负责cube的唱片制作、音乐的录音、作曲等等,同时报纸上还直接公布了公司的首席作曲家为新沙洞老虎李浩洋,而fnc公司的代表韩胜浩居然也以作曲家的身份名列其中;

至于最后一个分公司则是cube奖学财团,公司代表为申景和,以后这家公司将负责cube公司的所有社会公益活动。

最后,立方体公司的logo也被展示了出来,呃,其实就是一个蓝色的立方体,什么新意都没有。

不过韩国财经报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这些只要去查就能查的到的东西,他们在娱乐版直接展开了一个全版面的立方体公司专题。先是有洪胜成和金钟铭专访,然后还有详尽的公司信息介绍,最后还有独家评论,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之前业内人士极为关注的敏感问题。

你比如洪胜成就直截了当的在接受韩国财经娱乐版主编杨大贤的采访中回答了自己公司和jy的关系,并且被原原本本的放到了报纸上。

问:“洪胜成社长,你要明白,光是看贵公司的几位核心就可以感觉得到一些异样了。您看,您是原jy公司的社长,申景和代表则是原jy公司财务部部长,申正华代表就是原来的jy公司的次席作曲家兼录音部门的负责人,而崔振浩代表也干脆就是jy公司的原练习生部门的副部长。一个公司,五个行政地位最高的人干脆有四个来自于jy公司,也难怪外界有人说这其实就是jy公司的分裂出来的一家新公司,您是怎么看这种说法的?”

答:“对于分裂这种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首先我们的离开是得到了振英的首肯的,我们面对面的谈过,当然了,气氛肯定不是特别愉悦,但是也没有起冲突。说真的,事情的起因很简单,那就是我虽然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但是心还没老,所以在干了几十年之后希望出来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如果当时只有我自己那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传言的。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比较多而已,这就显得,呃,显得像是分裂一样。但其实jy公司并没有因此损伤骨架,我在这里也愿意祝福jy公司的旧同僚们,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开创一番事业。”

又问:“那您认为为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比较多呢?总得有个理由吧,待遇?福利?还是诸如尊严等等精神上的东西?”

答:“我想是话语权,我们立方体公司采用了合伙人制度,十二名合伙人每个都有资格参与到最终决策中来,使得这家公司不会被股份份额所牵制。”

对洪胜成的采访之后,韩国财经报列举了一个十二人的名单,从洪胜成、金钟铭一直到李浩洋,这十二个人将会是这家公司的最终决策者。

随后,韩国财经报还用了很大的笔墨来分析这种制度的优劣,呃,这其实才是他们的老本行。而随着这个话题的展开,最后难免触及到一个话题,那就是股权分布。不过,由于立方体公司对此不愿意多提,韩国财经报也没获取最详实的信息,不过作为专家他们可不会坐以待毙的。事实上,这家报纸的一名资深的财经记者闭上眼睛就完成了自己的“推测”,呃,实在是一百万韩元的赞助下。

他在这个话题上是这么写的:

“首先,我们在十二位合伙人名单中并没有看到任何有着资深背景的人,大部分都是公司的核心从业者,以及相关领域的核心专业人员,而以这群人的财力是很难在清潭洞买得起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物业的,但是他们偏偏做到了。我这么说不是在怀疑他们什么,恰恰相反,我是想提醒大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物业上面——这栋大楼之前是属于sk集团的!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这家公司有着sk集团的资金支持,只是由于目前市场的不景气,由于韩国财团的收缩政策,又或者是由于洪胜成和金钟铭这两位先生的出色表现,公司的管理团队成功的从sk集团手中夺取了控制权……”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韩国财经报由于这整版报道的缘故卖的很火,普通的精英人士,也就是这家报纸的常规顾客的注意力其实就在这两句话上。哦,感情还有人能从sk这样的大集团嘴里抢食啊。而韩国歌谣界的人士则是一遍遍的盯着洪胜成的那两句话看个不停,同时心里暗笑,这种话骗鬼呢?你洪胜成把jy公司给硬生生的扯出来一半好不好?谁不知道朴振英这些天放着可怜的wondergirls在美国不管,一天到晚的就把精力全都给放到招聘上的事情?还什么“jy公司的骨架完整”?

当然了,有信的有不信的,有冷眼旁观的有追章逐句的,但是无论如何大部分普通民众还是知道了有这么一回事,那些本来就拿着小道消息炒新闻的媒体也没了再继续下去的心思。当然了,一群自认为有了小道消息的大佬们则很不屑一顾,这种事情我们早知道了好不好?你比如李秀满和杨贤硕,这两位在面无表情的看完报纸后就直接塞垃圾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