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页

“三星老早的就在淘宝网上铺设了对中国那边的渠道,这里面必然有一腿!”

“估计60还要再减,但是一直到现在还能保住60那说明金钟铭这个初始创建者还是有能耐在最后保住51的,跟cube一样……可是话说回来啊,他是怎么在一群狼中间保住基本盘的?这在韩国简直是个奇迹!多少小企业崛起的路上被那些公司给一口吞下去了?!”

“又一个李海珍啊!首尔大学果然还是……在韩国想出头,有学历未必有用,但是没学历必定没用……”

“但是他刚才说不止了吧?算算的话,这个也就是5亿美元身价,加上cube这边,估计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比如那些价值很高的不动产,小一万亿的层级的是有的,但肯定没到,这个跟不止这个词还是差很多吧?”

“您刚才说不止……”果然,电视机里的主持人开始小心翼翼的往下询问了。“还说了我们有两个认知疏漏……那么第二个是什么呢?”

“我在美国长大,由于双重国籍这个概念目前在韩美两国中间还只是灰色地带,那么实际上在兵役的选择期限最后到来之前,我还是一个所谓的美籍韩裔。”金钟铭低头陈述道。

“您的意思是,您在美国那边……?”主持人马上反应了过来。

“没错。”金钟铭抬起了头。“所以,虽然没有人主动提及和曝光,但是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又在韩国生活,我觉得我应该坦诚的一次性的把话说出来……很早之前,我倾尽全力在美国进行了一次投资,那次投资给我带来了一笔相当的财富!”

“那么是什么投资呢?相当的财富又是指多少呢?”主持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知道问题来到这里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了,剩下都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看过一部电影吗?”金钟铭的回答还是很有自己的套路。“《社交网络》。”

主持人摇了摇头。

金钟铭没有理他,实际上说到这里他自己也松了一口气:“抛开那部电影明显的倾向性,里面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没问题的,那里面所谓排挤了萨瓦林的亚裔财团……其实指的就是我。得益于父母的赞助和信任,那次几乎可以称得上倾家荡产,以我的名义进行的投资,最后给我带来了15左右facebook的股份。当然了,后来facebook的几次大的融资我都在勉力跟上,但是即便如此,现在也滑落到了125这个堪堪的数字,算是面前维持住了一定的份额。”

2010年五月底,facebook的市价估值普遍在250亿到300亿左右,但是无论如何125加上韩国这边的数字也最少有4万亿韩元,这个数字让绝大多数人都沉默了起来,很多在网上看热闹的人随手一算后,一时间打字的手都抖了起来。

“你上次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没错。”电视机前的李在镕突然听到了身后响起了自己父亲的声音,吓得他赶紧从躺着的沙发上爬了起来。“这是一个有狠劲有决断的人,知道拖不下去了,那就干脆至极的全盘托出,绝不拖泥带水。”

“父亲。”李在镕赶紧低声问候道,虽然是第一家族的继承人,可是他生活的却极为憋屈,想当初妻子离婚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受不了每天都要像封建时代那样对公公婆婆请安问好。

“父亲。”犹豫了一下,李在镕还是苦笑着纠正了自己父亲的一个错误认知。“上次的话不是我说的,是李在贤说的……然后传到我这里的,而我觉得这话还蛮有道理的……就随意的说给您听了。”

李健熙的脸色立即不好看了,果然,如果说韩国谁能让他感到极度的厌恶,除了那些顶层的政客以外,就是那个亲的不能再亲的亲侄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