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事情金钟铭也看出了端倪,比如说……李连杰的问题。

自己没来固然是对不住所有人,但是这个问题是一开始就说好了的,可是李连杰呢?他有什么理由不在呢?

档期吗?并非如此!实际上,金钟铭稍微一想就猜到了个大概——那就是这位国际巨星因为种种缘由,如今心思已经越来越不在电影上面了。

先不说长久以来的藏传佛教信仰对他的影响,就说就最近这两年发生的一些事情,他先是成为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又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亲善大使。与此同时,他的慈善事业也好,个人的投资公司也好,也都越办越大……这种情形下,接拍这部电影更像是单纯的给徐克一个面子,毕竟,说徐克是他的恩人都不为过……

实际上金钟铭也猜对了,此刻的李连杰正在和马首富筹办一个新的文化公司呢,对于这部电影不能说他没有职业道德,但是想要他付出更多的精力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话说回来,李连杰是剧组的一号大咖啊,他在剧组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天然的,是有着超出演员身份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在的。就如同之前的《投名状》,不就是靠他才弥合了陈可辛和程小东这两位的裂痕吗?

所以,这种公事公办有戏就拍没戏就走的态度,对于任何一个其他演员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唯独他是不行的!

更不要说,据金钟铭所观察到的情况,现在剧组还真的有需要一位镇得住场子的第二人来控制住场面!

因为,剧组除了那些之前说到的客观问题外,其实内部也不太平!

而这个问题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徐克的个人团队跟博纳之间的问题!

说起来,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天然的!想想也是,一方面是香江人,一方面是内地人;一方面以艺术性为目的,一方面以经济收益为底线;一方面占据着剧组的高层,一方面是天然的剧组中层……这要是没嫌隙那就怪了!而今天那位吴姓现场指挥的脾气发作就是这种情绪的最明显体现了。

但是……所以说但是,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都是可以克服,真正的最大的问题,或者说隐忧,其实正是出在导演徐克身上。

金钟铭在来剧组的路上就听到过这个问题。于胖子嘛,这家伙一路上都喋喋不休的对自己说个不停。正如他所言,平日里三倍大的剧组,徐克管的来吗?但是,当时金钟铭的想法主要是从于东经济收益的角度得出来的,觉得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在埋怨自己来得晚,埋怨拍摄进度慢,然后浪费剧组的钱……而现在看来,真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恰恰是无知的自己。

而后,眼看着徐克在片场竟然要为一个鼓风机的位置而让他自己化身为鼓风机时,金钟铭才真正的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最终让金钟铭确信徐克力不从心的,其实是在总控室内看到第二位导演张之亮的时候。

来之前金钟铭就知道有第二个导演的事情,但并未多想,因为这么大的制作嘛……可是来到现场看到了这么多问题之后他才突然反应过来,张之亮导演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啊,这可是一位大导演!片场竟然紧张到需要这么一位大导演来专门负责文戏?徐克导演……得忙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