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页

“其实啊。”金钟铭再度回头瞥了眼已经步入中年的王忠秉,然后停住了脚步,当着这个心腹他也不怕说话过分。“忠秉哥,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衍圣公做慈善的游戏。”

王忠秉一头雾水:“衍圣公我知道,中国皇帝给孔圣人后代的封号,慈善我也知道,釜山这些年我见多了,但是连一块我……”

“话说明清时代,山东每次出灾祸,曲阜的衍圣公都要领头组织救灾!”说着,金钟铭扭头又看向了不远处的沙下海港,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眺望海对岸的山东……不过方向好像不对,那边似乎是日本。“比如说某次小灾,衍圣公当仁不让,捐出了五百两银子,知府老爷捐了两百两,城内有名的士大夫每家捐五十两,普通乡绅捐二十两,而城中中等商户每家五两,累计得银一万余两!”

“还真是……挺相像的。”王忠秉咂摸出了一点味道。

“当然了,那个时代的救灾肯定有那个时代的特色。”金钟铭继续语调平和的讲着故事。“一万多两银子到手后,衍圣公先拿走五千两,因为他为救灾写了匾额……润笔费!”

王忠秉猛地一愣,脑子差点没转过弯来。

“然后知府老爷又拿走两千两,因为他出动了衙役们去维持秩序。其余士大夫则按照投资额双倍领还,因为他们出面喊了口号。而乡绅富户们也纷纷按照原价拿走自己的钱,因为他们坐着围观了。最后,大概剩下五百两交给衙役们去救灾……有问题?”

“当然有问题。”虽然明白了金钟铭的意思,但王忠秉依然哭笑不得。“我历史学的不好,明清时代中国那边的衙役什么德行我不知道,但是要放在李氏朝鲜这边,底层的皂吏衙役们能给灾民剩下五十两,那都是清廉到了极点……我估计只会花五两银子买点陈米,然后强行征召一张铁锅,还会让灾民自己劈柴,最后熬一锅稀粥做做样子。”

“没错。”金钟铭连连点头。“你这历史其实学的很不错了……不过,忠秉哥我问你,即便如此,灾民难道不感激给他们饭吃的衍圣公吗?”

“当然会感激,那可是圣人后代,而且是唯一站出来组织救灾的人,甚至出了岔子也只是这些衙役们贪赃枉法。”王忠秉回答的很快,而且举一反三。“至于知府老爷、士大夫和乡绅富户,也都个个对衍圣公的义举心悦诚服,因为他们或者拿了钱或者得了名,却全都是靠着衍圣公府的名望才能做成这件事情的。而那些亏了钱的小商户们……也是绝对不敢龇牙咧嘴的。不然,知府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破门令尹,士大夫和乡绅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乡贤治国,甚至惹急了一些人,说不定还会有人煽动灾民,说就是这家人卖的陈米,分分钟就有灾民烧了你全家。”

“忠秉哥确实老成了不少。”金钟铭似笑非笑地答道。

“经历的事情多了而已。”王忠秉苦笑一声。“在首尔我什么都不是,而在釜山这些年,借着你的名头,有些慈善游戏我可是见识了不少……”

“不过,我可不是衍圣公。”金钟铭坦然言道。“我只要自己的钱能回来就行。而我的基金会也不是你说的那种,更不是教会用来放高利贷的那种慈善基金会……无论如何,我都会让它真真正正完成自己的救助使命,然后才是乡绅们双倍返还的游戏……这种情况下,导演协会又怎么了?他们要不服,也该一边提防这灾民,一边去找贪了钱的乡绅们算账,找我这个圣人作甚?!”

王忠秉再度失笑,他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确实,该找谁找谁去?这么好的衍圣公提着灯笼都找不到!

“对了,韩进海运那边你熟悉吗?”一个话题说完,金钟铭继续往前面的片场走了过去,但嘴上依旧没闲着。

“当然。”赶紧跟上的王忠秉哭笑不得地答道。“都在釜山且不说,就算是天南海北的,我们做电商的也不可能不认识做物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