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页

“她们也是一片苦心。”金钟铭微微笑着也坐了下来,只是沙发的新方位让他有点不适应。“只是失了计较,反而让你难做了……”

“压力这东西大多数是因为别人的期待带来的。”krystal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大额头。“其实我本人倒还看的挺开……”

“最大的压力不是我给你的吗?”金钟铭忍不住晒笑了一声。“退出娱乐圈的准备做好了没有?”

“那个其实反倒是没有太大压力。”krystal稍微转了下眼珠。

“这是怎么说的?”金钟铭倒是来了点兴趣。

“因为我知道伍德那话不是跟我说的。”krystal淡定地答道。“对不对?”

金钟铭哑然失笑,却不得不承认,自己个妹妹确实很聪明。

话说,二毛比大毛小得多,可塑性也强,他有意让对方接触一点东西以后再学着接手一些事情,这根本不难猜。而这,也是希望对方能够上一个好大学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于说为什么接手一些事情就要上一个好大学?说起来也简单,其实,这就和大部分并不需要学历的富二代、官二代铁了心的要进入某些名校一样,金钟铭看重的也不是什么知识和教育,而是希望这丫头能够凭借着一个好大学在自己身上打上一个精英标签。有了这个标签,她就以此为准入证进入一些圈子了。

据说,美国一位著名房地产大亨特朗普先生就曾经亲口说过,自己进入常春藤联盟商学院啥也没学到,但是毕业以后他却非常尊重自己的学历,因为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分量比他重的人都会尊重他的这个学历。

伊顿公学培养出来的卡梅伦先生上大学后也很喜欢猪头,单凭这个实在是让人看不出来伊顿独立编纂的教材和严格的管理究竟起到了什么效果,但是如果没有伊顿公学的背景,信不信他连猪头都没资格搞?!

而在韩国,由于受到日本殖民时代的影响,这种精英教育标签化的现象却是以更奇葩的学阀为概念而普遍性存在的。而且由于这个国家太小,所以相较于日本可以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藏在经济体量和12亿人口下面,韩国的学阀却几乎是和政党、财阀、宗教一样,是浮在水面上的,是肉眼可见的。

举例而言,李牛肉上台以后,他提拔的官员思路基本上是按照三一原则来的,即同一个教会、同一个地域、同一个大学(高丽大);而朴大妈目前身边的幕僚分为两派,斗得特别嗨,一派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首尔大出身的老金淇春秘书长,另一派则有一堆人,却全都是庆熙大学的教授;安教授本人就更不用说了,前一段时间他还没退出选举的时候,首尔大的教授经常上着课就突然接到他的电话,然后就扔下一堆学生去给他出谋划策了;就连在釜山养了两年鸡的文顾问,那也是有着自己的教授团为他摇旗呐喊的……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金钟铭不是首尔大的学生,当初李海珍未必就会随口提点他,金淇春则肯定不会对他另眼相看,然后轻轻放过,甚至,如李庸观那种中央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之类的典型学阀人物,这一波也未必就会认可他。

所以说有些东西,有了未必能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这种东西少了还真不行!而韩国名校的文凭,大致如此。

那么回到正题上来,正如二毛所说的那样,金钟铭那天板着脸放出的狠话,还真不是在给自家妹妹添乱,而是说给那四家大学负责招生的人听得……他就不信了,《黄金渔场》里放出来,网民们一番议论,粉丝们大呼小叫,再加上四个大学都点了名……谁还敢装作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