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马路不愧被赞美为“完美大马路”,不但两边商铺林立,华洋交错。就这马路本身也极为宽阔,铁轨之上,叮叮车缓缓走过,为城市带来文明的新风。据说当年铺设马路的时候,这沥青之下可是铺满了红木,故而有北京的蓬尘,伦敦的雾,南京路上的红木铺马路”的民谣。
走到一间西洋百货商店前,看着玻璃橱窗里展示的文具,罗夏至决定为即将迎来新学期的笑笑买一只钢笔。
这“西罗百货”的门童是一名红头阿三,恭敬地将他引到了柜台前。
所有的商品都是被锁在红木柜子里的,柜台上糖果茶水一应俱全。一个西洋人长相的男售货员用非常标准的沪语问候了他们,并且在听到罗夏至想买钢笔后,转身从层层的货架中找出几只钢笔,小心翼翼地用蓝丝绒托盘承好,放在了路夏至的面前。
罗夏至挑选了一下一只,询问价格。
“尊敬的先生,您的眼光真好,这只钢笔是从德国进口的,价值一百元。”
售货员恭敬地说道。
“十块钱。”
阿乐听了眼珠都差点掉了下来。
罗夏至笑着说道,“我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会介绍我的同学都来光顾的。”
“好吧……您是高材生,我们期待您和您同学的光顾。”
那洋人售货员微微露出了一丝困扰的表情,然后麻利地将钢笔包好,递交到了罗夏至走上。
“没想到这洋人的百货是这么经营的,倒是‘入乡随俗’了。”
走出店门,罗夏至抬头看了看已经布满彩霞的天空,顿时生出满腔豪情。
他想,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第12章 搞定地皮
回到罗公馆用了晚饭后,罗夏至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内,用他那不甚优美的钢笔字,写了一封初步的计划书。
他想明白了,他要开百货公司,要开一家明码、明货、明价的百货公司,将现代的百货理念引入这个时代。
他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就没有上街买过东西,今天才知道原来百年前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一口价”的概念至今尚未普及。
要知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和“看人下菜”这种古老的商业模式虽然有可能提高利润率,但是只适合慢节奏的初级农耕时代的商业模式,代价是浪费珍贵的客流。
一旦进入近现代的高速,巨量的商品进入资本市场,不管是买方还是买方必然要迎接一次购买方式的改革!
罗夏至激动的不行,连写字的手都在微微发抖。如果成功的话,这无异于一场商业革命,消费革命,而他就是这一切的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