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抢劫啊,梁少爷!”
拿着最新一期《申报》,指着上面头版头条的报道,罗夏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梁少爷居然会走这一步棋。
“你不是说你要‘改邪归正’,做一个守法商人么?!这,这都是什么啊……”
“哎,我有什么办法,这批机器是有主人的,它们这些死物又不像理查德,给点钱就能自动跑到我身边来……”
“那你就用抢的?”
“不然呢?我梁家本来就是漕运出身,这也算是‘最后一票’吧!”
梁少龙理所当然地说道。
罗夏至听得都要昏过去了。
“好了好了,事已至此,苦主都回国了,你也别再追究了。”
顾翰林在一边打着圆场。
“我看你早就知道了!”
罗夏至瞪大眼睛朝他骂道,“你们两个一丘之貉。”
顾翰林举起双手投降。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你刚知道么?”
那我可早就知道了。
罗夏至暗地里翻了一个白眼。
梁少爷笑的“贼忒兮兮”,“再说了,罗少爷,这里可是‘大上海’!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那美国佬说到底也是来中国淘金的,又不是做慈善,你替他操什么心?”
罗夏至闻言,倒是一时语塞。
是啊,这里可是民国时代的“魔都大上海”呀!自己凭什么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要求这个时代的人物?!
梁少爷的新工厂就设在苏州的郊外,由于机器是抢来的,工程师是赌钱输来的,实在有些不光彩(虽然梁少爷本人并不如此觉得)。
因而工厂是悄悄开幕的,别说报纸媒体了,要不是贴出了招工启事,就连苏州当地名人士绅都不知道家门口开了间如此现代化的工厂。这一点让梁少龙深以为憾,按照他的性子非搞个三天三夜的庆祝活动不可。
于是上海滩这边,为了争夺漕运的控制权,几个堂口继续打的死去活来。而在苏州,梁少爷则是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活动,一门心思搞发展。
————————————————
一年半后
端午节前的一个月,梁少爷亲自押送着第一批织好的成品布匹回到了上海滩,将这些色彩鲜艳,质量牢靠,关键是外包装上写着“精品国货”的布料送到了时迈百货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