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
————————————————
送别了梁少龙和黎叶,接下来就是为新一年的年中促销做准备了——历年惯例,春节之后生意清淡,端午节必须搞点花样经,才能让生意“起蓬头”。
何况今年还有对家出现,形势不明。
对于这家明显要和自家小弟开的时迈百货分庭抗礼的新百货公司,罗云泽倒是比罗夏至更加关心些。
“侬看到今天的《申报》了么?那家新的百货公司,就定在端午节当日开幕了,名字叫做‘摩登环球百货’。”
一手拿着烟斗,一手拿着报纸,现在已经很有“老爷派头”的罗大少爷从书桌后绕出来,对着坐在沙发上翻阅最新进口的美国时尚杂志的罗夏至说道。
“看到了,有很多我们家没有的新品,另外打折的力度确实厉害,要不是为了促销工作忙,我还想去看看开幕式,顺便也去买些东西呢。”
罗夏至晃了晃手里的杂志,“大哥的商行,在美国安排了买手吧?最近提醒他一下,要注意点高级钢笔和下一季女士香水的动向,我感觉这些东西应该在国内卖的出去。”
“你的眼光一向很好,我这就让秘书拍个越洋电报过去。”
罗云泽拿起电话,吩咐秘书办事。
随着时迈百货的扩展,罗氏商行也同样发展的蒸蒸日上。虽然比不上沙同洋行那样大的规模,但是在引入奢侈品,和国外日用品方面已经很有口碑。
以欧美最新时尚为潮流导向的时迈百货就像是一个展示窗口,不仅卖货,更卖的是罗氏商行的眼光和口碑。如今的罗氏商行,除了在美国之外,在世界各地,诸如日本、暹罗和欧洲等地都设有专门的买手,采购全球百货——“环球百货”这几个字,可不是浪得虚名。
也是依靠着罗氏商行的背景,时迈才有这样硬气的采购来源,能够得到最新的货物,并且将价格压低,从而笑傲上海滩其他靠着洋人和买办开设的洋行进货的普通百货公司。
而如今,这新的百货公司居然也是一家“环球百货”,还以“摩登”为名,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李家二兄弟祖籍广东,原本世代为农。大哥李兆业今年五十五岁,老二李兆基今年四十岁整。二十年前他们兄弟在美国旧金山掘金后发迹。李家老大还娶了一个妆匣丰厚的洋人寡妇,这才算是攒满了第一桶金。”
这段时间,罗夏至一直都在收集分析这“摩登百货”的资料。
“他们十年前回国后,先是在广东开设了一间洋行,靠着那位洋太太的路子,和香港那边的英国洋行搭上了关系,从此一发不可收。先是在广州开了一个百货公司,次年就在香港也开了一间。上海,已经是他们的第三站。”
“小打小闹,不足挂齿。”
罗云泽不以为意地笑道。
民国初年的香港和上海是没有可比性的,英国人治下的香港再繁华,于上海看来也不过比渔村稍好一些。毕竟那时候的上海,可是被称为东方的巴黎,是世界一流的大都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