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泽一边翻看报纸一边干咳两声,提醒这两位虽然已经过了明路了,但多少还是低调点吧。
“看看这些报道,这些记者们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随便翻阅了两份报纸,看着上面惊悚的标题和触目惊心的照片。被烧的乌黑的大楼几乎都看不出本来的面目,外墙上那些大理石的小天使和罗马立柱上的雕塑们是一片漆黑。
“还行啊,比我预想中的要好些。我以为整栋楼都烧的差不多了呢。看这报道,似乎受损的只有五楼以上。”
罗夏至接过报纸也看了起来。
根据这些不惧危险,深入火场第一线的记者们的报道,罗家两兄弟对昨天的损失做了初步的判断。
百货大楼五楼以下损失不大。整栋建筑的整体还是被保存了下来,主要是在当初在营造大楼的时候,采取的是西洋建筑的石质材料为主,不容易过火。而且罗夏至之前就已经将整个仓库都移到了跑马厅那边去,所以基本上百货公司的库存没有损失。
五楼一半是美发厅,一般是粤菜馆,基本上整个楼层都烧的差不多了。
六楼是办公室,这个就比较棘手了,那么多年来的资料报表都在里面,也不知道最后能抢救出来多少。
七楼的话一直都空着,后来被罗夏至搞了迷你咖啡厅,也不对外营业,只是作为员工福利,让劳累的员工们可以有个放松的地方。这个地方就算都毁了,损失也不大。
再上面就是花重金打造的天台花园了。本来冬天到了,楼上的树木都枯萎的差不多了,非常容易点燃。看来应该是被烧的不剩什么了。
“哎……好在人没事。”
放下报纸,罗夏至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吊在半空中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一半了。
人没事,货都在,这个局面比他预想的要好太多了。
“这记者有意思,质问百货公司为什么一直都没有防火安全措施,然后号召进行上海市秋冬季防火检查。”
罗夏至一边吃着面包一边点头,语气中竟然还带着些轻快,“你看这里写的——上海的民房现在还都是木质结构的为主,而有连绵成片,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有道理。”
就在今年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城隍老爷秦裕伯的神像被抬出巡城的当日,回鸾的时候居然发现整个城隍庙及其周边建筑都被烧光了……幸好城隍老爷的神驾在外“工作”,这才不至于让堂堂上海连城隍的老爷塑像都没保存下来。
时候上海各界呼吁大家为重建城隍庙捐款,时迈百货也带头捐了一万块。只可惜城隍老爷拿了他的钱不办事,这大火该烧还是照烧。不过话说回来,重建好的城隍庙据在冬至的时候又着火了……
“那你再看这篇——这个记者胆子真大了,直接怀疑时迈百货的火灾和商业竞争有关,暗指即将开业的樱花百货公司嫌疑重大。让我看看这是谁写的……”
顾翰林指着《申报》的头版文章,罗夏至也兴致勃勃地将脑袋凑了过来。
“孤寒!”
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居然是那个曾经痛骂他们百货公司的卫道士孤寒!
“这个‘孤寒’厉害啊。”
罗夏至感叹地摇了摇脑袋。
其实昨天晚上他恢复神智之后就曾经考虑过有没有这个可能。
毕竟他的二哥也好,那位大椿商社的二嫂也好,怎么看都不是省油的灯。
不过没有证据,他也不能胡乱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