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想起了一些, 很多年前发生过的事情。
在她还很小的时候, 他们大房一家是住在通州的。她依稀记着, 那个时候外祖母经常的来。
她每次来的时候,会帮着母亲管一些事,走的时候也都是像这次一样大包大揽的。也许是他们还小吧, 当时并没有多大的感觉,反而因为她带来的两颗糖而感到欣喜。
但在如今的曾淑看来却是极为不正常的,因为她每次从娘家回来,并不会带这带那的, 顶多也就是带点自己爱吃的小菜之类的。
同理,她也并不会把侯府的东西都搬到曾家去。她自小受到的教育告诉她,这是不可以的。
她每次回来, 虽然祖母和母亲看到她带着东西也会很高兴,但同时也会说一些诸如怎么带这么多啊,这些东西家里都有了这样的话。
可能就是,真的如祖母所说, 田家在根子上就歪了吧。
怀着这样感叹的曾淑回到了侯府, 她先去给老太君以及老夫人请安。老太君恭贺了曾二郎中举一事,看她精神不太好便吩咐她回去好好歇着。而老夫人这回倒没说什么,只吩咐她这一次重阳要好好的大办一场。
曾淑本来就有这个意思,自然是应是。
郭嬷嬷在屋子里等着她,见她回来原本是想要上前恭喜曾二郎的大喜事的,但看着几个人都不太对劲,并且晴屏也在跟她使着眼色, 于是就把话题转回了府内。
“夫人,之前老太君说了重阳要大办一场,今日是初一,也应该筹备起来了,您可有什么章程?”
曾淑提起了几分精神,问道:“嬷嬷你的建议呢,府里往年是如何的?”
郭嬷嬷道:“前几年府里接连守孝,并未曾大办过,再往前的话也就是老侯爷还在的时候,府内装扮一新,再将京城出名的戏班子请来贺上一贺。”
曾淑耐心听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于是道:“那便按照你的意思吧,对了,说到戏班子我想起之前四公主下降的时候,承恩公府从江南请了一个戏班子来。唱得很不错,当时宴席上的夫人们都很喜欢。”
“你让人去打听一下他们走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把他们请过来吧,他们唱得有几分新意,老太君还没见过呢。”
“这个好,”郭嬷嬷赞道:“老身这就让人去安排。”
说完了重阳的大事,郭嬷嬷又跟曾淑说了京城外各处的管事进京来给她请安的事。
侯府虽然坐落在京城,但在京城外的许多地方都有产业。
这些都派了信任的管事在管着,每年春秋两季这些管事们都会进京请安,并送节礼及年礼来,近的一年来两三次,远的一年也得来一次,因为这也是侯府查账的时候。
之前那些较近的已经来过了,这次来的是剩下的,更远一些的。
曾淑想了想,吩咐让他们好生歇一歇,带来的东西和账册先入库,但对账的事则要等忙完了重阳节的事情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