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经过工部不少能人巧匠设计修建的河渠便依旧经常决堤。
无灾报小灾,小灾报大灾,淮安府官员上下串通一气,要做些小动作算不上难。
便是有特派的巡抚过来,这上下都遮掩的事情,且又无证据,便是猜测也不敢这样猜。
最重要的便是,这刘紊极得人心。
不仅得官员敬佩,乡绅称赞,还能得百姓爱戴。
他是如何做到的,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要想到却又不是那么容易。
刘紊初到淮安时手头并不富足,除了想出捐官这一招他还想了另外一招。
借钱,以官府的名义向那些富裕的乡绅借钱,开出高额利息,又有官府担保,哪个会不借?他再将用这招用在百姓身上,一来二去,便将己身的利益,与这州府上下的人都捆绑在一起。
戴望城当时查出这些事,也费了不少功夫。
查出来其实不是那样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该如何搜集证据。
难得淮安府还有一部分混于污浊,和稀泥的官员,知府高尹便是其中一位。
他贪而不用,默认其他人的所作所为,也不反驳对抗。
让这些人转变态度,是扳倒刘紊关键的一步。
他需要这些人的支持,可试问,怎么可能人人都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