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不如让她带着孙子留下,养大些了再去,或者干脆啊,她们两个去,把孩子留下!”

子嗣可是大事,陈礼忠神色凝重地问道:“那石榴真的那样说?”

“是啊,当家的。”张氏回道:“虽说后来老三媳妇说只是吃药那段时日如此,如今就好了,可她嫁过来都一年多了,这还是没有信啊。”

“老三回来也大半年了。”

“爹……”陈礼忠转头,犹豫着问曾老太爷。

曾老太爷在椅子扶手上敲了敲烟斗,沉声道:“这事,问问再说。”

……

陈世文回到家后,先是将两位长辈送到上房,再回屋换了身干净衣裳,然后才到隔壁屋,凑到他们三人跟前说话。

“你们在做什么?”

“爹爹!”康哥儿听到他的声音惊喜地转头,回答道:“娘亲教我画大老虎!”

“爹爹,”慧姐儿小大人般吩咐丫鬟,“梅香,给爹爹端茶来,要爹爹喜欢的毛尖。”

“多谢慧姐儿。”陈世文欣慰地看着她。

“这次去看的地如何?”刘玉真有很多话想要跟他说,但此时都不合适,便问起了他们今日出门的目的。

他们今日出门是看地去的,后村有一家人这两年卖鱼得了大收成,便举家搬到了县城里。

如今春耕就要来了不想两头赶,便计划着把家里的地卖了,在县城周围的村落里再找好的。

这两年附近村子好些人靠稻田鱼发家,虽然养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吃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来自然是这鱼比河里养的好吃,一但吃惯了时不时就想吃一顿,二来就是经过一年多的验证,这读书人吃鱼能多记住东西这就不再是传闻了。

尤其是去年,有个年老体衰记忆力下降的老童生吃了一年后竟然考中了秀才,这在整个府城都引起了轰动。

连带着陈世文也一再被人提及。

如此情形下,卖田卖地的就越来越少了,今天这还是大半年来的第一回。

加上这块地面积很大有一百多亩,其中价值最大的上等水田就有三十多亩,所以一家子男人都去瞧了。

“都是好田,”陈世文回答她,“能养鱼的水田就有三十亩,其他虽然养不了鱼,但也能种稻子,芝麻等。”

“祖父很高兴,已经定下了,旁的倒还好但是那上等水田如今是十八两银一亩,这三十亩便是五百四十两。”

“祖父那边的银子应该不太够,你明日让人送两百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