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一开始他们也会藏私,都想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将自己的灵感、经验藏着。奈何秦砚的存在给他们树立了一个标杆。

有着这样一位组织者,只能说是他们的幸运。

最超乎想象的是,在经过半年的培训后,秦砚给他们提供了编剧合同,当然愿不愿意签约完全是个人选择,并不影响学习班的资格。

有两种模式的合同,一中是直接成为正式员工,固定工资加提成的模式。

当然需要承担一定量日常性的工作,比如华砚公司以后剧本的审核、评分等工作。

而另外一中合同,则是外聘合同,或者说是会员合同,内容只涉及剧本交易等非强制性内容。

华砚公司以后会成立一个编剧写会,负责向其他影业公司推荐剧本,收取一部分的中介费用。

虽然这还只是蓝图,但已经足够让人激动,要知道绝大部分编剧在和影视公司谈合同的时候,都没有议价权。

人轻言微,无力抵抗。

但华砚却可以,根据华砚准备构建的编剧公会,剧本可以获得更客观的评价,起码不会出现几千、几万,连署名权都没有的枪手剧本了。

而且华砚并不会因为固定员工而压低剧本价格,甚至还有一些优先推荐的福利。

学习班绝大多数的编剧都选择了与华砚签约。

现在大陆影视公司中,愿意给编剧们提供基础工资的公司就只有华砚了。

毕竟没有谁能够保证,签约的编剧就一定能够写出合格的剧本。

而且现在的编剧实在太便宜,十多亿人口的影视市场,六位数就要已经算是高价剧本,几千、几万卖一个剧本的人实在太多了。

因为在绝大部分的影视公司看来,华国完全不缺剧本。

只要影视公司说需要剧本,有大量参差不齐的剧本蜂拥而至。

市场喜欢狗血,那就撒狗血好了。喜欢谈恋爱?管你谍战、战争还是悬疑剧,必须要给主角安排一段感情。

什么十年磨一剑?什么数易其稿?根本就是笑话。人都饿死了,谁还去创作剧本。

目前影视市场对于剧本的重视度,完全没有达到剧本应该享有的水平。

而连生活都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如何奢望编剧静下心来创作剧本。

当然也不是说签约之后就完全没有任何的烦恼,按照合同而言赵广仁他们会有很多工作,只不过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显得他们特别悠闲而已。

编剧学习班快一年了,秦砚都没有对外招收剧本,而且也没有要求赵广仁他们创作剧本。

他们平时所写的剧本,主动拿去找秦砚或者是公司其他的负责人,一律回答都是:你们现在还需要积累,等一段时间会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