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让了很大一部分利润给华纳,让华纳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名声,而秦砚则免去了绝大部分的麻烦。

国内对于秦砚这个做法并没有任何的排斥,现在舆论完全站在秦砚身边,秦砚所公布的一切消息,公众都愿意认真去倾听。

对于海外票房的处理,只要换位思考一下,便能理解秦砚的难处。

试问华国观众,拿着自己电影票的钱去给其他国家做公益,尤其是自己国家也有各种问题的情况下,同样不会太高兴。

秦砚对于整体的舆论把控相当自信,不过还是有一点超出了秦砚的预期——全球各国的观众竟然出现了攀比心情!其中又以国内观众反应最为激烈。

明明没有任何直接比拼环节,但不知道为什么各国的观众们就突然开始比拼谁能给《生于淤泥》贡献更多的票房。

“华国票房绝对不认输好吧!我们可是全球人数最大的票房市场,而且《生于淤泥》可是华语电影,这都比不过,以后秦导怎么在国外混啊!”

“我们灯塔国才是世界第一的票房市场,怎么可以认输?”

“《生于淤泥》可是我们雄鸡国评选出来的电影,也是我们的康城电影节赋予了它奖项和荣誉,我们也不能认输。”

“论全球的公民素质、慈善公益,还是我们欧罗巴大陆最棒!是时候展现我们白种人的善良了!”

这就是全球网络互通的结果,各国的网友之间经常明争暗斗,都想让自己国家更出风头。

最直接的后果是,发布会的第二天《生于淤泥》的票房直接翻倍,已经接近了首映日的票房!

而且这还是《生于淤泥》最近排片率低,只有白天和深夜档的原因,各大院线立刻调整自己的排片计划。

《地球要塞3》肯定不能动,只能进一步压缩其他电影的排片。一时之间,《地球要塞》和《生于淤泥》的排片率超过75%。

虽然这是两部电影的总和,但这个数据也足够让人啧啧称奇。

这还是一个开始之前,很多对秦砚进行猜疑而心怀愧疚的观众、本来就支持秦砚的影迷、总算把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的群众,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发声。

“我现在算是明白,秦砚为什么能够成功了,我为我之前的各种言论进行道歉。”

“我已经重新买了《生于淤泥》的电影票,这也算是我对于秦砚的尊重。”

“虽然我之前已经看过一次,明明知道《生于淤泥》是一部好电影,却从来没有为秦导发声。总觉得自己还亏欠的秦导,我必须再去电影院支持。”

“为了我们国家的慈善事业!为了华语电影的为了!我们都应该去电影院!”

开始有人在网上号召说“自己欠秦砚、《生于淤泥》一张电影票”,或者说“去电影院看《生于淤泥》,就是为华国的慈善事业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