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页

老僧摇头笑道:“贫僧并非中土禅宗之人,岂不闻大欢喜禅?亦有明王明妃同修之道。”

秦素冷哼一声,不欲多言,便要拂袖而去。

她是道门弟子,若是皈依了佛门,那便是欺师灭祖,又要离家遁入空门,等同是弃家不顾,如果秦清在此,直接打杀了这老僧,佛门中人也说不出什么不是。若非秦素自问未必能稳胜这老僧,只怕已经亲手教训这僧人。

“女施主且慢。”老僧人的声音仿佛洪钟大吕,一字一句都仿佛敲击在心头上,声浪滚滚袭来,犹若实质一般。

秦素的身形一晃,转身望向老僧,已经取出“三宝如意”,冷然道:“大师从西域不辞辛劳地来到江南,难道只是为了点化我这外道女子吗?”

老僧微微一笑,转动佛珠,口诵佛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话音落下,就见天幕上氤氲出七彩之光,隐约之间,响起阵阵禅唱诵经之声。

然后一道光柱从空中落下,只见这道光柱声势浩大,其中却不蕴含一丝一毫的杀意,好似暗室之中射入了一道天光,照亮暗室,可见光束中漂浮的灰尘,没有任何威力可言。

秦素被这道光柱罩住,心神竟是有了片刻的恍惚,然后她便明白过来,这正是佛门神通“度世佛光”,只要佛光一照,对手便要当场跪地悔悟,也就是佛门所说的立地成佛,这种悔悟的时间最长可达几十年。其中根本原理就是以佛光将对手的本我彻底压制束缚,然后再塑造一个对立的“心魔”,与“太阴十三剑”不同的是,“太阴十三剑”的心魔为恶,佛门塑造的“心魔”为善,只是两者殊途同归,都是将人变成另外一个人罢了。

随着佛门凋零,已经无人修成此等佛光神通。唯有白绣裳怀有“六字光明咒剑”,可以借助这件半仙物用出“度世佛光”。那日在玉虚峰上,饶是王天笑这等高手,也没能逃脱出去。

秦素不过是天人无量境,如何能与王天笑相提并论。她万万没有想到,这老僧竟是要以“度世佛光”强行将她度化。

秦素只觉得在这一瞬间,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佛国之中,金光重重,无数莲台上端坐着佛陀、菩萨、明王、金刚、罗汉,由内到外都散发着慈悲光明之意,让人生出安宁祥和之感,周围是数不清的比丘尼,顶礼膜拜,口诵经文,宏大的诵经之声响彻天地,让她的念头转动渐渐凝滞,继而生出困倦之意,想要昏昏睡去。

此为金刚胎藏曼陀罗之界,引一切有情众生本具菩提心显现起,证得涅磐,最终一切皆回归如来,终归大寂灭之胎藏曼陀罗,并于寂灭之中蕴养新生。

秦素心中明白,若是在就此睡去,只怕再醒来的时候就是另外一个秦素了。可她没有太好的抵御之法,若是她手中的“三宝如意”还是完整状态,如意上的诸多宝珠自然能护得秦素周全,可昆仑洞天之中的一场激斗,已经使得六颗宝珠全部黯淡,要等到百年之后才能恢复如初。

就在此时,有个声音骤然响起,“太上道祖云:‘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又云:‘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虽然这个声音不大,但是响起之时,整个金刚胎藏曼陀罗之界轰然作响,摇摇晃晃,其中的诸多佛陀、菩萨、金刚、伽蓝、罗汉都变得扭曲不定,仿佛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一切威严浩大气息随之散去,同时也惊醒了昏昏沉沉的秦素,使得秦素重新恢复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