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后来六家的族人集合起来凑钱建桥,全村共建了六条桥分别以六家的姓氏命名。秦朝建立后官府前来为村子立户帖,便为村子定名“六家桥”。

六家桥村虽算不得什么文化底蕴丰厚的村子,但秦朝建立后为安抚流民也有将此处荒地作为分发农田的地方,故而外来的人较多,发展至此已经有四十二户人家。

夏家作为村中六大姓氏之一的家族,族人自然多,而迟迟不肯分家的夏老翁家更是村中的大家。

夏家有瓦房五间、草房三间,瓦房稍显老旧,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而草房则分布在瓦房的附近,在这些房屋之间是一大片空地,养着一些鸡鸭,还有一小块菜地。

虽然外在看起来不如张鹤的宅邸,但论面积绝对比她的二进院要大。

张鹤到夏家的时候,夏家的男人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一个老人在门前的一棵槐树下乘凉。老人的两鬓已经发白,头发有些稀松,而老人斑和皱纹在他的脸上、手上都已经出现,可见的确上了年纪。

他躺在一张破旧的藤摇椅上,阖眼不知熟睡或清醒。夏崔氏看见他便喊了一声:“家翁。”

老人鼻孔“嗯”了一声,显然没有睡着,不过他也听出是谁人的声音而傲慢地不予理会。

夏崔氏仿佛已经习惯了,倒是夏纪娘也开口唤了一声:“阿翁。”老人才睁开眼睛来,波澜不惊地说道,“大娘可知道回来了!”

夏纪娘在夏老翁这一脉的孙女辈中排第一,所以夏家的人都唤她“大娘”。

夏老翁语气不善让张鹤蹙眉,夏纪娘也是习以为常,他对长子一房都有些苛刻,对于她到李大娘家去而不留在家中自然感到不满。夏纪娘回来了,他自然要显露一下家长的威严。

夏老翁睁开眼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跟在夏崔氏母女后面的张鹤,那一头雄壮的黑牛倒是能吸引他的注意。再粗略地打量张鹤一番,他在她的身上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便是觉得她比一般的男人要娇柔些。

“这是送大娘回来的人,过来讨碗水喝。”夏崔氏介绍张鹤道。

“老人家你好,我叫张鹤,清河村人。”张鹤有些紧张地上前,毕竟对方是夏纪娘的祖父,而在她的面前又是一位老人。即便不喜欢他对夏纪娘的态度,可面对一位老人时她仍旧会有该有的礼貌。

夏老翁皱了皱眉头,张鹤送夏纪娘回来,她们年纪相仿,若是被有心人故意利用,那夏纪娘的清白便也得毁了。虽然夏家如今已经没落,可他依旧在乎这方面的礼节。不过他仍旧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夏大家的,去给他端一碗水吧!”

夏崔氏母女和张鹤都听出了夏老翁的意思,他竟连门都不打算让张鹤进去。夏崔氏欲言又止,随后欠然地看了张鹤一眼,转身进去倒水了。

张鹤尴尬地站了一会儿,夏崔氏便端了水出来,张鹤一口气喝完将碗还给她。夏纪娘知道张鹤这就要离去了,却不曾想她忽然绕到牛车后面磨蹭了一会儿搬下来一筐茄子,还有她在乡间集市上买的一斤茶叶。

“这是李大娘托我带给夏娘子的爹娘的。”张鹤将东西交给夏崔氏,笑容十分灿烂,让人不曾怀疑她的话的真假。

夏崔氏俨然信了,诧异道:“她怎么送这些过来哟!”

夏老翁看见那斤茶叶,眼睛闪过一丝精光,不过却没说话。夏纪娘自然是知道张鹤撒谎,且不说那茄子是否是李大娘让她送的,就说那茶叶的来源她可是一清二楚的。

“清实兄要成亲了,是件喜庆的事情,所以也算是借我的口告知你们吧!”张鹤说起谎来也不打草稿,让夏崔氏不疑有他。

“清实要成亲了啊,这大喜事啊!”夏崔氏高兴道。

正说着话,北边的一间瓦房里出现了两道小身影,一个五岁左右的丫头带着一个三岁、光着屁股的男童跨过高高地门槛跑了出来,并且朝夏纪娘唤:“姑姑,姑姑回来了!”

夏纪娘看见这俩小家伙时,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来,等俩小家伙抱住她的腿后,她弯腰摸着他们的脑袋,道:“小丫、进儿,姑姑回来了。”

“姑姑可舍得回来了,小丫好想你!”夏丫撒娇道。

“姑姑也想你们。”夏纪娘的笑容温和又宠溺,让张鹤看呆了。她心想夏纪娘必然是很喜欢孩子的,而她若嫁了人也迟早会生孩子的。

似乎见不得这和乐融融的一幕,一道并不和谐的声音就在西北边的一间瓦房前响起:“哟,可舍得回来了,还以为你都忘了家里还有活要干了呢!”

夏崔氏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夏纪娘收敛了笑容,抬头对着那妇人喊道:“二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