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页

这个自然是由提出绝大多数问题的人决定的。

而掌握着绝大多数科研资源以及包括期刊、行业会议绝对话语权的他们,在事实上已经能够决定哪些学者是优秀的,哪些学者可以在学术生涯上获得晋升。

一方面是国内的期刊确实水到创刊的机构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上面的论文能用,另一方面则是学术中心的光环实在是太过强大,即便知道让别人来决定有些东西是不好的,但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太多的选择。

在国内无数学者们的眼中,陆舟创办《未来》的举措,毫无疑问是一次对暗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的学术霸权发起的挑战。

如果他真的成功了。

往后的《未来》,真的变成了和《科学》、《自然》比肩的存在……

能不能撼动西方世界自启蒙运动开始在学术领域确立的霸权还不好说,但想必对国内学术界的环境,一定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吧……

……

事实上,对于创办期刊这件事情,陆舟早就想这么做了。

而之所以一直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不想由自己来做这件事情。

在他的观念中,身为一名学者,安安分分地做学问就足够了,手伸的太长并不好。何况他自己本来也不是很喜欢去操心那些麻烦的事情,最好的情况便是像哔哔充电那样,有人站出来做了他觉得是好的但没精力自己去做的事情,自己在后面顺水推舟地推那么一把。

这个比喻也许有些不恰当,但就是那么回事儿。

但ieee居然把他撤稿了!

虽然嘴上笑嘻嘻的并不在意,但实际上他的心里还是讲了几句的。

《未来》编辑部。

金陵高等研究院的三期工程已经全部建完,空着的科室和实验楼简直不要太多。陆舟在简单地看了眼研究院的地图之后,便用铅笔在上面随手画了个圈,将一间原本准备用来作为图书咖啡厅的三层高的小楼腾了出来,作为编辑部的办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