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算老太太没忍住炫耀了下,可依旧没说肥皂作坊的事,只说老两口跟过去是为照顾顾昭吃穿的,老儿子年纪太小,他们老两口不放心,家里有老大看着就可以了。
至于宋泽将宋母带走,相比起顾家就更正常了,但大家还是羡慕眼红啊。
老太太这也想带那也想带,不然到了府城都得自己掏银子再置办,多带点省钱,最后除了四季衣裳,连锅碗瓢盆都想带着,叫顾昭看得哭笑不得。
“娘,难不成以后回来的时候你还得将这些家什再带回来?不然回来了用什么?娘你现在舍不得花银钱,可这些行李,估计一辆马车都带不走,多租辆马车那银钱也要不少呢。”
老太太一听要多花银钱,只好开始减轻行李,可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的,顾昭能怎么办?于是只好私下里偷偷塞给他娘一百两银子,有银子在手总会有底气了吧。
这下老太太倒没有推回去,心说老儿子花钱就是大手大脚,放在她手边还能替老儿子攒着点,省得放在他身上都花光了,至于行李,只得狠狠心咬咬牙清掉了一半,剩下的再不能减了,都是必须要用上的。
宋母也是减了再减,这中间还跟老太太讨论过好几回,什么要带什么可以放弃,这方面两位长辈很有共同语言。
宋泽和顾昭两眼相望,有件事他们可以放心了,等去了府城,老太太和宋母不必担心找不到人说话太过寂寞。
顾昭一个眼神错开,便发现木头又跑去他娘身边帮忙了,这两日勤快得很,之前还是他的小尾巴呢,这两日都给他娘当小尾巴了,使得他娘看向木头的目光越发和蔼。
离开前最后一晚,大房又是和他们一起吃晚饭的,顾大牛很是不舍二老要离开。
“娘,仁儿到时的亲事……”小赵氏问道。
“我们肯定会回来的,等订下了日子,就往县里齐家送个口信,齐家会有人带到府城告诉我们的,到时我们回来,还有瑶儿的亲事你们也得抓紧了,其他不重要,关键要人品好,家里公婆也得是良善的,人太过强势的不能嫁。”说起孙女的亲事,老太太苦口婆心,希望孙女嫁人后能过得顺遂。
现在情况比以前好,前来说亲事的人家比起顾昭考上秀才之前高了一个档次,但老太太担心小赵氏挑花了眼,光注重外表不看里子了。
“诶,娘我知道了。”
顾瑶低头作害羞状,不然她能怎么办?这说的是她的亲事,如果可以,她倒是很想跟爷奶去府城看看的。
顾昭看看顾瑶,其实也有点头疼,要知道最初他这侄女可是宋泽的官配啊,因为顾珍两人被拆开了,如今两家都没这个意思了,可找旁人家,那绝对没有宋泽前程好的。
顾昭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给顾瑶找个当地家境殷实的人家,还是在他身边找个将来发展前景不会差的读书人嫁了。
等吃了饭,顾瑶在厨房烧水的时候,顾昭跑来找她谈了谈心。
顾昭给顾瑶递柴,顾瑶正要开口询问,顾昭先说话了。
“瑶儿,你有想过以后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吗?是想像你爹娘一样,还是希望走出去,能见识更多的风光?”
顾瑶好笑地看着小叔,她是羡慕小叔是男儿,可以四处游走,说:“小叔,这不是由我决定的,我得听爹娘的。”
爹娘当然希望她嫁得如意夫婿,然后养儿育女,相夫教子,就如这村里镇上大多普通人一般,然后将希望寄托在儿孙身上。
如果不是因为小叔考上秀才,又给家里开了豆腐坊,她的境况只会更加糟糕,所以她不会不知足的。
顾昭无法说出反驳的话,这里不是后世,他无法说出让顾瑶自己决定人生的话,蛊惑她做出出格的事。为世道所不容的话,女子的生活会更加艰辛。
想了想,他换了种说法:“那就说嫁人吧,瑶儿你是希望嫁给大哥大嫂给你找的人家,还是想再等等,等小叔给你找个读书人?”
顾瑶脸上发烫,这个年龄的姑娘家说起嫁人哪有不害臊的,就算跟小叔再亲近,也没办法大方起来,好在有灶膛里的火光映着,所以顾昭也没发现她脸庞泛红。
“小叔,你……”
顾昭后知后觉听出顾瑶声音里的羞涩了,哈哈一笑:“你别害臊,跟你讲正经的呢,想想你今后数十年的生活都系于今日的思量,小叔其他不能保证,可替你找个人品端方的秀才还是可以的。”
顾瑶被顾昭说得低下了脑袋,不过害羞的同时的确也在思索小叔说的这番话,过了会儿小声说:“我知道小叔对我好,不过小叔你让想一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