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哈哈,好,那我先出去了,有想法就跟你爹娘说,就说是小叔我说的,他们不会不听的。”考上秀才又有经济实力了就是这个好,在家里的话语权大大增长,大哥大嫂不可能不听的,而且他觉得大嫂应该觉得他的意见更好,也就是帮顾瑶找个读书人。

还没出厨房,就听到身后顾瑶说“谢谢小叔”的声音,顾昭没再回头,只朝后摆了摆手。

顾瑶看着小叔消失的身影,对着火光露出了笑容,小叔对她是真的好。

顾瑶其实已经意动了,谁不想往上走,嫁在本地也许一辈子都走不出去,最后像爹娘一样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也就罢了,她也不会生出这样的奢望,可现在小叔亲口提出来了,她这颗心也摇摆起来。

等烧完足够大家用的水后,顾瑶还是没按捺住找到她娘,忍着羞意说了悄悄话。

果然同顾昭的预料一样,听了女儿的话后小赵氏惊喜不已:“你小叔当真这么跟你说的?”

顾瑶的声音如蚊吟:“嗯,小叔说了可以帮女儿相看一个读书人。”

说完便满脸通红,简直羞死个人了,也就是想到这关乎她以后几十年的命运,所以才大着胆子开口。

小赵氏更喜了:“那还等什么,当然听你小叔的安排了,你小叔认识的读书人,起码也是跟他一样的秀才,而且指不定会是府城那边的人家,你等着,娘这就去找你小叔说。”

“娘,是不是太急了。”顾瑶臊得跺脚,连忙拉住她娘。

“你小叔明早就走了,现在不说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样吧,娘先找你奶奶说,娘自有主意。”小赵氏为了女儿的前程,这脸皮再厚也愿意,她虽看中儿子,但对女儿也宝贝得很,希望女儿能嫁得好,日子过得顺心。

说完小赵氏便挣开女儿的手跑出去了,顾瑶咬咬唇,只得转身就着油灯拿起做了一半的绣活,可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上面。

顾昭从厨房出来后便回房间了,结果看到顾仁在他房间里等着,一看到他出现,就立马紧张地从凳子上站起来,两眼不好意思接触顾昭的目光。

顾昭对这个大侄子并没有不喜,只不过不如跟顾瑶之间亲近罢了,这其中也有他自己的原因,换了他处在顾仁的位置,患寡不患均,能心无隔阂地亲近小叔吗?答案自然是不能的。

而且顾仁虽不与他亲近,但也没用像顾珍那样的仇恨目光看他,总的说来顾仁还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这段时间明显是后悔了,想亲近他又不敢,现在过来找他估计鼓了好大的勇气吧。

顾昭留意到顾仁两手都背在身后,好笑地看着这比他大了一岁的大侄子说:“仁儿现在来找我,莫非是想给小叔我送什么分别礼的?”

“小叔知道了?”顾仁一脸“居然被小叔看穿了”的表情,让顾昭忍不住又笑。

顾仁不好意思地从身后取出带来的东西,低着脑袋说:“这是我自己找木料雕刻的,雕得不太好,小叔你不要嫌弃,下次我练熟了再雕个好看的。”

捧到顾昭面前的是个笔筒和笔挂,叫顾昭看得很惊喜,虽然赶了点手艺也嫌稚嫩了些,但看得出主人很用心,打磨得非常光滑。

顾昭接过摩挲了两下,喜道:“小叔正缺这两样东西呢,谢谢仁儿了,小叔很喜欢。”

小叔接受了,顾仁也很高兴,于是一头扎了出去,留下话:“那小叔早点休息,我先回去了。”

冲出去时顾仁又吓了一跳,因为总跟在小叔身后的顾沐突然出现了,他连忙冲顾沐点点头又继续往外冲,脸上还发烫呢。

顾沐从顾昭身上冒出个脑袋:“那笨家伙送哥哥什么了?害我都不能回房。”

顾昭撸了下他脑袋:“原来木头是特地将房间让给仁儿的呀,看这笔筒和笔挂,仁儿亲手做的。”

顾沐皱着鼻子说:“马马虎虎吧。”

“哈哈,赶紧洗洗睡了。”

不过睡之前顾昭又被他娘找来问了话,正是关于顾瑶的,这让顾昭知道顾瑶将他的话告诉她娘了,她娘又告诉了老太太,小赵氏显然更心急了点,提出个主意,让瑶儿这次跟着爷奶一起去府城,名义是替爹娘照顾孝顺二老。

老太太听得也挺心动,疼爱的孙女能找个好人家当然也是她乐意见到的,当然也没自作主张,而是来问儿子的意思,儿子同意了那才带人一起过去,将儿子的意思放在第一位,绝不能给儿子添乱。

顾昭说:“挺好的,我要整日读书,也没多少时间陪爹娘,有瑶儿在,也能帮爹娘解解闷,正好出去后能开开眼界,对瑶儿也有好处。”

“行,那明早就多带一个人,你赶紧睡吧,明早要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