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人自以为想明白了,可他明白也不代表那三个向字辈会放弃争夺,能不能上位,两者间天差地别,野心滋长出来了,又怎可能甘心退让?
如冯大人所想,无论是燕向瑾还是燕向骁燕向琦,三人没一个为此事高兴的,尽管知道公主大婚后生儿育女会是很正常的事,但当这个孩子真的来临时,他们全都感觉到了危机。
为了这个孩子的安全,公主连她的公主府都不大回去了,大多时间就在户部和皇宫之间来回,连驸马也因此常留在宫中,这等待遇从未有过的。
公主的吃喝穿用都由专人负责,通过层层检查,周围防护得密不透风,这是什么意思还看不明白?摆明了就是防着他们三人的,叫三人气得牙痒痒,如果公主生下的是女儿还好些,连公主走到这一步都难得很,更何况是她的女儿了。
可万一生下的是男孩呢?依陛下对公主的重视,指不定真能让这孩子随了燕姓呢,那他们三人争得你死我活的图的是什么?
脾气不太好的燕向琦在成郡王府中砸了一通,成郡王也想不明白皇帝为何将一个公主看得如此重要,还给她这样的殊荣,如今更是将公主怀的外孙看得这般紧,他不是没联合过宗室给皇帝施加压力,可皇帝早不是刚登基时的皇帝了,大权在握,宗室的话也只是让他退后几步,却不会听由宗室指手划脚。
“琦儿,稍安勿躁,都走到这一步了,绝不能先自乱脚跟。”成郡王劝儿子。
“父王有什么主意?等儿子成了好事,父王就是太上皇了。”
成郡王当然希望看到这一日,这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琦儿又向来最孝顺他这父王,不像另一个孩子恨着自己:“你放心,女人生孩子最容易出意外了,谁说公主就能顺利生产的?”
燕向琦眼睛亮了起来:“对啊,”并心狠道,“最好一尸两命,一了百了。”
“对,不错。”
就在京城上下议论公主怀孕一事时,京城还发生了件让人瞩目的事,那就是第二份报纸出现了,就是公主曝光怀孕之后,并且闹得轰轰烈烈。
相比起翰林院以宋六元等人尽可能缩减费用办报相比,对方那可是恨不得用银子将报纸堆出来,不仅一次印刷了数万份报纸,还在京城设置了是京报三倍甚至更多的报点,,请了专人朗读报纸,并且报纸还不要钱,免费的。
这般豪气的行径别说老百姓了,就是京城权贵也看直了眼,这份报纸得需要多少银子才能砸出来啊,难道对方要一直如此亏本办下去吗?还是说等将京报给打压下去后便独霸城街头开始挣钱了?
第259章 惊马事件
第二份报纸取什么名字,团体内部发生过争议,他们以为最好的名字被京报用掉了,再取其他的名字也无法如京报这般大气,想要胜过京报,除非冠上皇家的名头,可如今他们的主子还没成为皇子甚至再进前一步,带上皇字头岂不是给别人攻击的把柄。
争来吵去,他们最终采用了一个耍心眼的计策,取了《大周京报》这样的别有用心的名字,就是要故意混淆别人的视线,就是顾昭看到铺天盖地宣传的大周京报,也不得不说一声小机灵鬼呢。
可这却将翰林院负责京报的一些年轻气盛的人气得够呛,这分明就是踩着他们京报往上爬,够无耻,够不要脸。
“真没想到那燕向瑾居然是这种人,亏我原以为他是个好的,算我看走眼了。”大周京报敢如此行事,背后会没有燕向瑾的授意?如今他们谁不知道这份报纸背后站着的是燕向瑾。
“宋大人,我们的京报该怎么办?”有人慌了,这分明就是冲着他们京报来的,对方财大气粗,京报哪里会是他们的对手?
宋泽倒是很淡定:“不管是叫京报还是大周京报,关键还在于报纸上的内容,我一直相信内容取胜,所以与其担忧,不如用心好好研究两份报纸,将我们的京报做得更好。”
“这才是开端,如果朝廷不出手管制的话,那还会有第三份第四份甚至更多的报纸出现,竞争会越来越大,可不光是砸银子就能办到让百姓喜闻乐见的,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一时的成败算不得什么。”
“对,宋大人说得对,我们是该更加用心地将京报的内容做好,谁拿了大周京报的?让我们看看对方写了些什么。”
“我拿了。”有人小声说,之前没敢拿出来,怕被揍。
“快拿出来大家一起研究下。”
看众人埋头研究报纸内容,宋泽也放下心来,这种情况是迟早会出现的局面,他早有心理准备,不过也同样能预见到,朝廷没可能放任这种情形持续下去,也迟早会出手干涉,所以他们还是低调闷声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