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平南公这么急切地修建通往尧昌府的水泥路,不会就是为了方便他来尧昌府看望这位知府大人吧?
不得不说,这些西南来的商人无意中窥见了真相。
来尧昌府的所见所闻让西南来的人恍惚了好一阵子,之后更是发现他们带来的货物太少了,也没怎么向本地的商铺推销,很快便卖光了,转身还采买了不少西南没有的物品,除了那紧俏的羊脂皂等物,竟还发现不少并非尧昌府特产的物品,打听之下,不是外地商客带来的,就是从互市上流过来的,这些商人顿时后悔带来的货物和银钱太少。
但再后悔也没有用了,还是赶紧带着这批货回西南,然后筹备更多的物资,再带队前来尧昌府一趟。
随着这批西南商队的回归,关于尧昌府的消息也逐渐地在西南传开,如果只是商队的流通也就罢了,也就商队的人私底下说一说,可这些人带回来的消息之一竟是平南公人在尧昌府,这就让许多西南人炸开了,消息以飞快的速度向四周传开。
有些大户人家还真跑去打听了一下,发现平南公人真的不在军营,所以消息应当没错,平南公真的丢下公务跑去尧昌府了。
梁大人也听到这消息了,还有人问他是真是假,梁大人苦笑不已,这事哪里有假,可他能说什么,而且每回燕沐从尧昌府回来,都会给他带不少东西,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堵他的嘴。
当然梁大人怀疑,其实这些东西都是顾大人让燕沐带了送给他的吧,他们这位平南公行事向来任性得很,哪里会想得这般周全,能想到的肯定是顾昭。
不得不说梁大人说对了,这事还真是顾昭交待燕沐的,送给梁大人的东西也是顾昭准备的,燕沐还嫌麻烦,不过顾昭眼一瞪,他就老实按照顾昭说的办了。
“咱们的平南公真的跑去尧昌府了?尧昌府那边有什么吸引住平南公的吗?”许多西南人心目中,平南公燕沐那是他们自己人,之前他可是西南王唯一的嫡子,后来又被朝廷册封为世子,之后更是解救了西南,打败了大歧国军队,因而对待燕沐的态度和梁大人那是截然不同的。
在梁大人没得他们认可之前,梁大人是属于外人的。
“我听说平南公之所以会修建通往尧昌府的水泥路,就是为了方便往尧昌府跑。”
“瞎说吧,尧昌府那地方有什么好去的,不过是个穷乡僻壤之地。”
“你这消息也太落后了,知道那羊脂皂是哪里出产的吗?那就是尧昌府,还有最近出现的那些橡胶制品,也是从尧昌府运送过来的,比原来从京城那边来的要便宜不少呢,尧昌府还有不少好东西呢。”
“对,尧昌府现在可不再穷地方了,有不少好东西连我们西南都没有的,而且平南公会往尧昌府跑,那是因为一个人在尧昌府当知府,平南公就是为了去见他。”
“莫非是那位顾昭大人?”
“对,正是这位顾大人,当初平南公被燕肖所伤逃离西南,就是这位顾大人救的平南公,那时平南公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也就顾大人好心将平南公带在身边养着,后来才有机会被皇帝接进宫里面,否则不敢想会有什么结果。”
“难怪了,这位顾大人可是咱们平南公的救命恩人,意义自然是不一样的。”
“不止这些呢,这位顾大人可是能人,那什么水泥玻璃香皂橡胶,都是这位顾大人弄出来的。”
“唉呀,那皇帝怎么不将这位顾大人派到我们西南啊。”
这话得到不少人的认可,是啊,这么好的官员怎不派到他们西南呢,那样平南公也用不着两地跑了吧,因为平南公的关系,他们心理上也将顾昭当成半个自己人了,反正比现在的梁大人要亲近多了。
如果梁大人知道西南百姓的这番心理,不知该作出何种表情了。
因为这位平南公的关系,西南百姓对尧昌府的关注增多了不少,因而除了平南公和顾昭之外,他们还关注了尧昌府的其他情况,对尧昌府的看法也渐渐发生改变,不再认为那是穷乡僻壤的地方了,有些地方还比他们西南做得好。
比如那修建的学堂,人人可读,免束脩和书本费,这就让许多百姓羡慕极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顾昭这位知府才有的,这也叫更多的西南百姓想让皇帝将顾昭派到他们西南为官了。
第383章 顾旸害羞了
这些话自然也传到了梁大人耳中,梁大人倒不是个心眼小的,不会因为别人夸顾昭的话就往心里去,对燕沐和顾昭产生意见和不满,当初皇帝派官员过来时,本身就考虑过燕沐的性子,所以派了这位性子宽厚的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