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大明国南北两地各种点心糕饼的制作方式。包括南方的“嘉湖细点”和北方的“官礼茶食”。尤其是流行在南方的各种酥皮点心,酥糖糕饼,被这星海大师写得是活色生香,光看文字就觉得食指大动。
有人曾经按照书中所写的方法亲手还原了各种酥点,据说美则美矣,只有一点不太好——不够甜。
据说按照大师所述的分量,再加上一倍的白糖,做出来的点心味道才刚刚好。若是嗜好甜食,不妨再加上一倍白糖,或者干脆倒入蜂蜜。
据此,大家推测这星海大宗师,可能是个浙东沿海人士——众所周知,沿海的浙东人比较爱吃咸口。
第三本《京华黄粱集》是在三年前出版的。距离再上一本《食珍录》的出版已经距离很多年了,甫一在书局露面,还将众人吓了一跳。
很多人猜测星海大宗师这么多年都没有新书上市,很有可能压根已经不在人间了。
都说世间已无大宗师,只留下了关于大宗师的传说。
谁知道星海大师不但再度出山,而且一出手就将整个大明国饮食界都震撼住了。
如果说,前两本书记录的菜肴和点心,还是大明国内能够见到的食物的话,这第三本书里写的菜式,则压根闻所未闻。
什么“裴冷翠肉酱拌面”,“海鲜至尊双层芝士披萨”,“泰西香草焗蜗牛”,“真腊香茅酸汤鱼”,诸如此类,记载了十多道从未有人见过的菜肴……这些菜肴的名字,每一字都是汉字,但是连起来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