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五百一十六章 熟悉的面孔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175 字 3个月前

《夷坚志中一家药铺的广告记载:"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虐。独炼雄黄,蒸面和药。甘草作汤,服之安药。别作治疗, 医家大错。"这则广告简练地阐述了病症的危害,还将自己家的药方详细说明,极易抓住顾客的心理。

宋朝的另一则广告中,印有"万柳堂药铺"几字,在字的下面还配有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人是精力充沛,另一人是苟延残喘。这则广告是想向顾客展现其药到病除之的疗效。显然这样的广告更容易打动顾客。

南宋时一家经坊中.印刷了一则广告为:"本铺将古本《莲经, 一一点句, 请名师校正重刊。选拣道山场钞造细白上等纸札,志诚印造。见住杭州大街棚前南钞库相对沈二郎经坊新雕印行。望四远主顾,寻人本铺牌额,请赎。谨白。"这则广告语气诚恳,悉数道出了其书本的质量精湛之处,同时详注了店铺所在,定让爱书之人欣然前往。

每逢节日庆典或是店铺有新品推出时,店家都会在门口搭建一个台子,邀请一些表演者同大家一起热闹热闹,有时还会组建表演队伍走街串巷的宣传自己的商品。

如:"绍兴年间, 卖梅花酒之肆,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这种大肆宣传的方式更直接,让过往的行人能够很快地了解到店铺的信息 ,并充分利用了人的好奇心增加客源。

宋朝在广告上的标新立异无疑是商业经济的推动。宋朝商业高度繁荣,在汴京就产生了三百多个商业行当,分工精细,充分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中方方面面的需求。

因此庞大的商业市场,宋朝的商业税甚至超过了农业税,朝廷也因此在各地设置场务机构,用来征税。原本的坊市制度被改变,商业市场进入坊区后,随处可见热闹的店铺。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方便了人们的日常需要。

早市、日市、晚市交替开放,城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如集市、庙会等都充实着人们的生活。在这些活动中,随处可见商机。如茶、酒、盐等物品,虽然朝廷对此施行专卖政策,使私营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仍旧不会打消市场的供不应求。人们对此类物品的热衷令遍布在各处的茶坊、酒肆用五花八门的方法招揽顾客,因为其中有极其可观的利益驱使。

各个店铺使出浑身解数,无一不想在这庞大的利益之中占得一席之地。广告营销吸引人的地方始终在于新奇,如何能够使来往的人们对商品产生兴趣,是店铺主们一直在钻研的问题。

在装饰上独树一帜的店铺首先在众多店铺中就脱颖而出,因为人们往往对有格调的事物会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引导顾客进入店铺中消费。但久而久之,品类繁多的店铺林立,之后仅仅靠外形难以维持稳定的客流,就需要更多有创意的想法来吸引顾客。

便于传播的广告传单和沿街的叫卖是最直接的方法,在广告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再广泛地传播出去,是一种最快速且有效的宣传模式。招揽顾客无外乎是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品牌,但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将品牌打造成独特的存在,正是经营者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宋朝的经营者们在这些广告中投入的奇思妙想促进了商业越发繁荣,这些创意与技巧也推动着宋朝的经济发展直至巅峰。

宋代市场经济的繁荣加快了商业化的脚步,宋人是善于经商的,不仅会巧妙的售卖物品,也善于展示自己,进行自我推销。前面提到的服务市场中小贩们的广告形式即是自我推销。这种方式不再是坐以待毙,而是积极主动的去寻求顾客,为自身做广告。与前代不同,宋代的广告注入了较多的商业信息,多种多样的广告形式充斥市场之中,借此使得自家商品与众不同,从而引起消费者的青睐。从前文可以看出,宋代的商品虽然同时采用多种广告形式,但大多会有一个主题较为突出,并且其它同类的商品宣传并未使用过的,用强大的吸引力和打动力,在顾客心目中建立一种独特的印象,使其对商品自觉认知。对这则广告形式的运用就是“独特销售主张理论”的应用。

在店铺内张挂名人字画,借以宣传店铺的高雅定位;还如卖卦者 “时运来时,买庄田,娶老婆”的唱词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又如进贤县简坊市酒肆的店主王翁在店外挂的“平生所未见”的大蕈,并特意说出意图:“将挂于店外以诱客”,可以看出店主是用这一独特的宣传方式为店铺做广告;以及前文提到的苏东坡为卖扇人的扇子题诗、为卖饼老妇作诗,甚至商人借苏东坡的名声卖墨等等,这些广告行为将苏东坡的名气作为独特之处,表达了广告商品的独特性,并且将这个独特之处作为卖点进行宣传,像消费者传达了一个独特的消费主张。而这都是为了使得商品在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达到一枝独秀的效果,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为显著的还有张元、吴昊二人在酒店墙上题字,因为除了名人还未曾有人在墙上随便题字,而此二人又非名人,正是这一独特的行为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为推销自己做了一个独特且成功的广告。

通过对商品的宣传进而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引导,宋代多数商人们将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奉做行为准则,并且以此规范本身的经营活动。以店名为例,在店名的选取中蕴含儒家文化,成为了大多数商家的首要选择,如在其字号招牌中写上“仁”、“德”等字。选取店名是有诀窍的,肆意夸大的店名并不会随“字”之意而使生意持久不衰。传统文化对商家的影响没有从文字中表达出来,但其所取店的名实事求是是值得称赞的。如只能提供酒食的小店,门口只挂一个酒葫芦或酒旗,决不乱挂幌子肆意夸张来欺蒙消费者。不仅如此,为了赢得消费者好感,商铺还会在店堂内标明 “诚信为本”等句,从而极大的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而这一做法被多数商贩所采纳,连游街行走的小商小贩也会在售卖过程中不时的喊上两句“童叟无欺”。这一口号简短朴实,对自家信誉度有保证,在无形中为顾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德准则。

不知道,张茂才最后会用什么样的营销手段呢。陆垚带着这个疑问,睡去了。

一夜过后。

第二天,陆垚起的比较晚,可能是因为昨天的事情比较多的原因,再加上,事务都已经安排下去,陆垚也不需要自己亲自去看。

时间过了一上午,到了下午快傍晚的时候,陆垚叫来了棠溪,询问他擂台的搭建情况还有张茂才那边的宣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