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朝上说到了如何处置襄州一众罪犯的事,如今证据确凿,等待这些人的就只有死罪_条。
在这个时候朝中自然不会有任何人敢站出来为这些罪犯求情。一旦站出来为这些人说话,很可能会被打为和这些人一伙的,到时候别说乌纱帽不保,性命都有可能丟掉。
站在底下的大皇子心里只觉得可惜了,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为站出来保这些人,为这些人求情。
该罚之人必然是要罚,要奖之人皇帝也不忘记要奖,一想到李六元去一趟襄州就带过来一箱箱的金银珠宝,昭宗帝阴霾的心情有了一点好转,面上的表情和缓了一点。
“李六元可在?”
“臣在。,,
听到喊他的名字,李问从队伍后面走了出来,顶着大殿上众人的目光,走到了大殿的前面去。太子微微地側过头,看向站在大殿之上身姿纤细的少年,这还是从李六元去往襄州赈灾回来后,他第一次见到少年。
昭宗帝看着底下的臣子,这是他钦点的状元,大成的第一个六元,果然是没有让他失望,皇帝开口说道,“此次你去往襄州赈灾一事处理的很好,你能不忘初心,为百姓做事,朕心甚慰》,,
去娠灾不仅是没花国库的银两,还给带回来了更多的金银珠宝,没有皇帝不喜欢这种臣子的,昭宗帝也不例外。从前那些为赈灾的官员从没有一个是给他带回来过银两的,一个个都只会伸手问他这个皇上要钱。
经过襄州贪污一案的事,昭宗帝如今看这些臣子的心里都在想,底下这些人背着他这个皇帝都贪污了多少银两,还有什么事是他这个皇帝所不知道的?
“臣不敢居功,为百姓做事是臣应当做的。”李问并没有一个人就揽下了这些功劳,这一次振灾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多亏了众人的帮忙,这里面每一个人的付出都不可忽略。
少年朗朗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李问把这一次赈灾的功劳归给了这一次去往襄州的每一个人,这之中还有特殊的情况,他向皇上稟明,“当时情况紧急,臣擅自做主给徐州总督万安万大人去了信求助,多亏了万总督带兵前来相助,臣才能顺利拿下前襄州知府吕兴邦。”
一方武将是不能随意带兵离开当地,去往另一处的,但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万总督为他们调兵前往襄州相助,为了避免事后皇上知道责罚万总督,这件事事后李问在给皇帝的信中有提到。
昭宗帝点了点头,“这事朕是知晓的,当时的情况,你的做法是对的。”
连皇上都说李六元的做法对的,下面的官员们自然不敢站出来说李六元不对,说万安私自调兵离开徐州了。
杨绍勇看着李问的眼里带着一丝愤恨,在心里晈碎了一口银牙。
昭宗帝抬了抬手,旁边的太监明白过来,往站两步,展开手中的圣旨,“李问接旨。”
"臣接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翰林院侍读李问……赤诚忠胆,朕甚嘉之,擢升户部郎中,赏银三百两,钦此。”太监念完了长长一大段的圣旨,收起了圣旨,把圣旨拿下去给李六元。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问事先并不知道皇上要把他调到户部去,还把他从正六品翰林远侍读升到了正五品户部郎中,一下子就连升了两级。
这心情是又紧张又兴奋!
他又升官了,还是连升两级,哈哈哈……
“恭軎李大人。”太监把圣旨交到了他的手上,李问接过圣旨。
“行了,起来吧。”昭宗帝微微的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个小六元很是满意。
“谢皇上。”李问捧着圣旨从地上起来,见皇上没什么话要说了,晕乎乎的往后边回去,走路的脚都是飘着的。
——哈哈哈……他又升官了!
朝中的大臣们显然都没想到皇上又给李六元升官,还是一下子从六品升到了五品,朝中正五品以上的官员年纪少说都是五十往上,他们要没记错,李六元至今都还未及冠吧?这让他们这些站在大殿上的大臣们情何以堪!
董贤眯起了一双小眼睛,第一次用正眼看李问,看来是他小看这小子了!
户部尚书朱广权目光同样看向捧着圣旨下去的李问,一想到这小子日后要到他们户部去,朱广权的目光深沉,面上并未露出任何异样。
站在大殿之上还有户部其他的官员,大家的目光都看向李问,很显然他们都想起了这一个李六元在襄州做的事了。至于其他部门的官员,他们的心里一致的想到,不管李问到哪个部门去,反正只要这个煞星不到他们的部门去就好!
当官的没几个手上是一干二净的,十个有九个手上有做了一点不能为人所知的事,所以这些官员们自然是怕有人在背后查他们。
这个时候李问并不知道,他在某些官员的心中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煞星了。
本书由yqzw5.言情独家发表,请勿转载!公众号搜索yqzw5.言情,赠会员,领福利:)
第九十七章,二更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利的声音响起。
“退朝——”
下面的臣子无人还有本要奏,今日的早朝就结束了,皇帝起身离开了大殿,后边是跟着的太监宫女们。
“臣等恭送皇上。”等到皇上走了后,地上跪着的大臣们纷纷的起身。
皇上给升李六元的官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时候没有人想去触皇上霉头,惹皇上不
古\1/
问、〇
不过比起李六元又升官了这么一件事,很显然大家都更关心皇上把李六元调到户部去。为什么是把李六元放到户部去,而不是放到礼部或是刑部去?皇上这么做,是不是有别的目的?这些官员们的心里纷纷都在猜测。
至于对这一次去和李六元一同去往襄州赈灾的其余的人,昭宗帝只是给了一些银钱赏賜,并未像对李六元那样给升官,还是连升两级。
很显然,皇上只有对李六元是特别的。
但是谁让人家是六元呢!状元和六元不过是一字之差,却是天差地别,难怪从前不见皇上对哪一个新科状元如此特殊对待,唯独这么重视李六元。这一入朝还没一年,就连升了两次官,看来皇上是打算重用李六元了。
原本一些不怎么把李问放在心里的官员,此刻都起了与他结交的心。不过有的人也在心里暗暗的想着,这升的越快,等跌下来的时候就更惨,这些人在等着看李问的笑话。
早朝散了后,旁边的官员们纷纷过来向李六元道贺。
“恭軎恭喜。”
“恭贺李六元
这些官员们看李六元的目光都带着点不一样了,整个大成都找不出第二个如此年轻的正五品大员了,更别说李六元还如此受皇上重视,日后必定是前途不可限量。
“谢谢,谢谢。”1:李问向周围与他道軎的人拱手说道。
“李六元还如此年少,不知李六元家中是否给你定了婚事?我家中孙女瞧着与李大人年纪相当……”
这个时候就有官员想起了李六元年纪这么轻,看皇上的意思是打算对李六元重用,李六元这曰后必定是平步青云,要是能和李六元说上这一门亲事,这必然是一件好事。
这位官员的话一出,一旁其余的官员们都反应过来,家中有尚未婚嫁的闺女孙女侄女的,都想着说给李六元。
“……”李问。
李问没想到画风一变,变成了给他说媒,他委婉的拒绝道,“多谢诸位大人的好意,问曾在老师的面前立过誓言,业未成,不敢想个人私事。”
但是这些人似乎没有听出他话里拒绝的意思,总有理由劝说他,什么要“先成家再立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李问这会是一个头两个大,正在努力的试图钻出去。
“咳咳——”太子带着赵向毅和两个官员站在外边,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的李六元,他握着拳头放在嘴边,低低的咳了一声,嘴角是隐隐的笑意。
跟在太子身边的赵向毅自然也听到了这些官员在说的话,他的脸沉了下来,黑的跟锅底似的。
“太子殿下”
“下官见过太子殿下
总算有官员注意到站在后边的太子殿下了,一个个反应过来,忙的躬身行礼。
前面围着他的人让开了,李问见到了太子,自然也见到了站在太子后边的赵向毅,他注意到男人一脸不悦的看着他,正确来说是看着这些围着他的人,一想到刚才这些人在跟他说的事,他顿时一阵心虚,尽管他并没有那个意思。
“下官见过殿下。”李问对太子行了一个礼。
“孤正有事与李六元说。”杨绍慕看了众人一眼,目光落到李六元的身上,说道。
“是。”李问不知道太子找他什么事,但是不管太子找他什么事,他都在心里感谢太子此时解救了他。太子殿下率先一步走了,他连忙的跟了上去。
见太子带着人走了,后面的官员们并没有继续追上去。
今日人被太子带走了,明日他们还逮不到人吗?反正日后见到李六元的机会多着。
家中有闺女孙女未出阁的官员则是在心里盘算着要怎么才能成了和李六元的这门亲事,家中没有适婚女子的则是想着等回去问问家中的夫人,看看族中有没有合适的,让赶尽把人送到京城来。
终于摆脱了后边的那些人,李问在心里吁了一口气,看来太受欢迎也不是什么好事,他擦了一把莫须有的虚汗。
太子殿下走在前面,他和赵向毅一起走在太子殿下的后面,李问抬起头看向身边的男人,正好赵向毅垂眸看向少年,两个人的视线相撞。
只对视了一眼,两个人就移开了目光。
“孤看李六元挺受大家欢迎的嘛。”杨绍慕的脚下顿了一下,示意李六元往前一步,他看向少年的目光里带着一抹说不出的柔和,笑道。
“……”李问,“殿下快别开下官的玩笑了。”
“呵呵……”杨绍慕忍不住的笑出声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笑着说道,“孤还未对李六元道喜,恭喜你升官了。”
李问调到户部去的事,杨绍慕也是直到今日才知道这事。
在此之前杨绍慕并未想到他父皇会把李问调去户部,不过一想李问是他父皇特意培养出来的人,把人放到户部去,似乎也没什么意外的。户部是掌管他们财政的部门,是他父皇最为重视的一个部门,杨绍慕知道户部尚书朱广权是他父皇的人,不知道老大和老三有没有试图去拉拢朱广权,杨绍慕并没有可以去拉拢过朱广权。
“谢太子殿下。”李问拱手说道。
杨绍慕示意李问边走边说,李问跟在太子的身边,控制着刚好落后半步的距离。
户部不同翰林院里面的清水简单,在六部里面,要数户部里面的关系最为错综复杂。杨绍慕不免对这个小师弟提点一句,“你如今调到户部去,后边必定有多双眼睛在注视着你,你往后行事需更为小心谨慎些。”
“是,下官明白。”李问摸摸鼻子,他也不知道皇上对他这么厚爱。不过想想也是,别人
三五年才升一回官,他入朝这才半年就升了两回官,这一次还是连升两级,肯定会有人看他眼红的,以后肯定不少人都盯着他。
官场复杂,稍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是万丈深渊,他身后还有整一个李家和李氏宗族,所以他万不能被一个小小的升职就冲昏了脑子。他这官职升的越快,站的越高,就越要防止自己从上面掉下来,一不小心,那可是摔的粉身碎骨。
太子的这几句话,就让他荡漾的心迅速的冷静下来了。
路上太子还对他提点了几句户部的事,李问不是个笨的,脑子一转就明白太子这一番话是何意了。出了宫门,他们不同路,太子殿下带着他的人走了,李问站在原地,目送太子离去。
赵向毅与太子一同走了,走没多远,赵向毅回头,看了一眼还站在原地的少年。李问自然也看到了回头的男人,他对男人挥了挥手,转身往翰林院的方向过去。
两行人往相反的方向走了。
此刻的御书房内,除了皇帝和大皇子杨绍勇,就连皇上身边伺候的孙公公都出去外面了。
“你给朕说说,这些事是不是和你有关?”昭宗帝把一沓书信砸到大皇子的脸上,脸上是震怒。杨绍勇拿起来一看,一眼就看到上面他的印章,就知道这件事他父皇是知道了,他的面上是震惊和害怕,“父皇,儿臣,儿臣真的不知他们敢如此胆大包天,做下这些事情,儿臣真的不知……”
“好你个不知,你难道还无辜了!”昭宗帝怒极,拿起案桌上的镇尺往大皇子的脸上砸去
被镇尺砸得头破血流的大皇子顾不上流着的额头,血染了他一张脸,他跪在地上跑过去,抱着他父皇的腿哭,“父皇,是儿臣错了,求父皇原谅儿臣……”
“滚!”
昭宗帝从前对这个大儿子寄予过多大的厚望,此时皇帝的心里就有多痛心。
在宫中的陈贵妃一接到消息,带着人匆匆的往御书房过来,被护卫拦在了门外。大皇子是陈贵妃所出,这个女人在为皇帝诞下长子之后,母凭子贵,被抬为了责妃,在董妃入宫之前,后宫中除了皇后最大,就数陈贵妃了。
后宫是女人争斗的地方,这个女人能稳坐贵妃的位置,靠的可不仅仅是帝王的那点宠爱。
见到陈贵妃带着人到,孙公公面上露出一贯的假笑,对陈责妃说道,“奴才见过娘娘,还请娘娘见谅,不得皇上传召,闲杂人等不得进去御书房内。”
听到孙公公的话,陈贵妃在心里骂了一句老杂货。
陈贵妃的心里焦急的很,但是孙公公是皇上身边的奴才,打狗还得看主人,陈贵妃不想得罪孙海德,忍耐着性子问道,“不知皇上那里忙不忙,有没有空?”
这个时候皇上在御书房,自然是没空的。
孙公公是个聪明人,他知道陈贵妃并不是为了见皇上而来的,怕是为了被皇上单独留在御书房中的大皇子殿下来的,“娘娘,这会儿皇上那里怕是不太方便见您,您看您不如先回去,稍后奴才与皇上说说?”
后面的话不说,两个人都明白这意思。
“来人!”
听到御书房中的喊声,站在外边的护卫跑了进去。
孙公公这会儿也顾不上陈贵妃这里,忙的往御书房里跑了进去。而没一会儿,一手捂着头,头破血流的大皇子被人扶着从御书房中出来。
这一天,御书房中发生的事,除了皇帝和大皇子两人之外,外边的人并不知道,大皇子捂着头,一脸是血的被人扶了出来。
“这是怎么了啊?”陈贵妃瞪大了眼睛,见到儿子捂着头从御书房出来。虽不知御书房中发生了何事,她知道定然是儿子惹的皇上不快了。
“快,快去传太医到春秀宫去。”
“是,奴才这就去请太医。”
此刻容不得她多想,陈贵妃让身边的宫女去请太医到她住的地方去,忙的让人扶着儿子往她那儿过去。
在御书房中的昭宗帝坐在龙椅上,胸膛还在上下起伏。
看到地上沾血的镇尺,和地上滴落的血迹,想来是刚才大皇子头上滴下的血,孙公公让宫女把地板擦拭干净,至于地上的镇尺也一并拿下去。
本书由yqzw5.言情独家发表,请勿转载!公众号搜索yqzw5.言情,贈会员,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