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师:喂喂喂,打情骂俏是不是要换个地方啊?
“好了好了,不跟就不跟,不跟我是你十三娘的损失,可别说我没告诉你啊。”
“我呸,不要脸的玩意儿。”
双方才熄火了。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25章
“哼,真是不解风情。”十三娘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嘴里咕噜了一句。
她用眼角去偷瞄坐在上面一张脸面无表情的赵将军,知道这一位将军同从前她见到的那些男人都不一样,这个男人并不受到她美色的诱惑,甚至是连正眼都不看她一眼。
不过女人的心里多少都有点介意这一位将军连个正眼都不看她。难道是她这张脸长得不够美吗?十三娘偷偷的摸自己的脸一把,明明她这张脸还是一样的美。
女人并不知道坐在她上面的这一位将军压根就不喜欢女人,就算是喜欢女人,也不喜欢她这种主动把自己往男人怀里送的女人。能让赵小将军喜欢的人,至今只有京城的那一位李大人而已。
“既然如此,咱们继续谈下面的事了。”谢云飞出面说道。
他们代表了朝廷的势力,而其他几个人代表着他们各自的帮派。
下面他们继续商谈正事,赵向毅的话不多,需要发言的时候大多是他的军师代表他出面。
四大河帮里面,河谷帮的帮主是个光头大汉,在这条河上是出了名的,这人是个贪婪并且性格凶残的,手下的一帮人手上都沾了不少的人命,这些人抓来必然是论罪处罚,留着终究都是会危害一方的百姓。
在来之前,赵向毅已经了解过这些河帮,所以这也是他找了其他的三个河帮来,为何没有找河谷帮的帮主前来的原因,他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要拿下河谷帮这个帮派。
“此次朝廷的规矩是,抢了东西还杀人的这些帮派,手上沾了人命的,一个都不能留。”这一次赵向毅召集了三个帮派的帮主过来,商议抓拿河谷帮的帮主和下面一种帮派一事。
河谷帮的帮主野心勃勃,一直想要统一这条河上的所有的河帮,平时他们帮派的人没少从别的帮派的嘴里抢东西,对此,其他的帮派对河谷帮早就已经心有不满了。
听到赵将军的话,在座的几位帮主都明白了这一位赵将军的意思,起身说道,“属下等人都听从将军的吩咐。”
“好。”有他们这句话,赵向毅知道这几个人是心里聪明的,不用他们这个真正动手就先一步归顺了朝廷,唯有这个河谷帮,是绝对不能留的。
要比对这条河熟悉,自然是要数河帮上的这些人了。
在一个夜晚,朝廷联合几个帮派一起围剿了河谷帮,当场就处决了河谷帮的帮主,以及抓获了下面几个主事的人,见到他们帮主已死,他们的主事都被朝廷的官兵抓了,下面一些小鱼小虾都纷纷的放下了手中的兵器投降了。
到天明时分,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这一场围剿已经结束了,河面的水染成了红色,水面上浮着许多尸体……
这一次带兵去往地方剿匪的王濠,到了地方后就让人绑了当地的县令和师爷,从地方上挑出一个对山上的地形熟悉的捕快,联合了当地的官兵,趁着山上的土匪们没有防备,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连灭了好几个山头的土匪窝。
这些土匪窝里面,不少被土匪掳上山的女人,这些女人被土匪掳上山来,女子重名节,经历过了这样的事后,她们大多都不愿意提起自己的姓名,说出自己从前的家在何处,这些女人的处理就成了一个问题。
下面的士兵把这件事报给他们小将军,问道,“老大,这些女人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他怎么知道怎么办!
王濠此刻也是头疼的很,他是来剿匪的,怎么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匪窝里的女人们?但是放着这些女人们都不管吧,他又有点于心不忍。脑子闪过一个人,王小将喊道,“去,给京城的李大人写封信,把这些女人送到京城让李大人处理。”
不是李问那小子提出剿匪,能有今日这事了?
他只是来剿匪的,其余的问题都不归他处理,这些头疼的问题,就扔给李问处理去吧,王濠聪明的把麻烦都丟给别人处理去,他亲手写了一封信,派了一队人送这些女人上京城去。
至于他们这边,不是匪还没剿完吗?他们继续去剿匪。
“是是是,小的这就去办。”
夜里,皇帝悄然的回到了宫中。
翌日,李问到宫里来,他一眼就认出了今日这一位是真正的行地,而不是由暗卫扮演的天子,他眼里微微的露出一点惊讶,连忙的跪下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李爱卿起来吧,朕不在京城的这半个月,辛苦你了。”杨绍慕看向李问的眼里带着笑,回到宫中他已经知道了这半个月来朝中发生的大大小小所有的庶务,果然有李六元在京中,朝中不会出什么问题。
李问起了身,见到皇上脸上的笑,就知道他这一次去往南阳府的事大概是成了,“臣不辛苦,皇上能平安回来,臣就放心了。”
“皇上,您此次去……的事如何,老师那里是否愿意上京城来?”他可是盼着傅院长能到京城来,他连住的地方都让人准备好了,就等着傅院长上京城来了。
“小师弟你说呢?”皇帝给了李大人一个眼神,哈哈笑道,“有朕亲自出马,怎么能请不到太傅到京城来?太傅被朕的诚心所感动,答应了上京城来。”
“只是朕这里急着赶回京城,就带着护卫先行一步回京了,太傅他们的车马还在后头,再过几日便能到京城来了。”
从他还是太子之时,杨绍慕就去过南阳不下三回,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这一次他亲自去南阳,在去之前他并未有十足的信心能说动太傅,但是没想到这一次太傅终于松了口,愿意到京城来,如此怎能不让他高兴!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了肯定的回答,李问的脸上是大大的笑,傅院长要到京城来了,哈哈哈
不过想到傅院长到京城来,他和赵向毅的事可能瞒不住傅院长。一想到此,李问咽了咽口水,老师他……应该不会揍他吧?他觉得傅院长这人护短,大概不会揍他,应该会揍那个拐跑了他小徒弟的人。
没关系,某人皮糙肉厚,抗揍。
见到皇上平安归来,李问提着的那颗心终于是放下了,皇上离京的这段时间,他还真的是无时无刻都不在担心皇上在外会遇到刺杀危险。好在人是平安回来了,没出什么意外,还把他们在南阳的老师说动,请了人到京城来。
知道老师不日便能到京城来,李问这会儿高兴的立刻就想出宫去,看看给老师准备的宅子里还需要点什么东西,让下面的人赶紧的去办好才行,“皇上这里若无别的吩咐,臣就先告退了?”
“你这么急着出宫做什么?太傅还要好几天才能到京城来。”杨绍慕一见李问这样子就知道他是想赶着出宫去做什么,他这会儿刚回京还有不少的事情要问李问,见人要出宫,他自然是不允许了,“朕这段时间不在京城,朝中发生的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你是不是应该与朕说一
说?”
“喚,是,皇上不说,臣差一点就忘记了。”他差一点都忘了,李问嘿嘿一笑,是有几件事要向皇帝稟报。
两个人在御书房里面谈起了正事。
最近李问每日都准时到小太子那里去陪小太子玩一会,今日到了时间还未见到人,小太子就闹着要出来找人。知道李大人在皇上那里,下面的宫女太监们也不敢拦着小太子,只能跟在小太子殿下的后面。
长长的走廊上,只见小太子走在前面,手里拉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后面拉着一只有着四个轮子的木鸡,轮子动一下,木鸡的翅膀跟着动一下,十分有趣。
这只小母鸡是李问前几日送给小太子的,小太子喜欢得不得了,天天都拉着这只鸡到处走
见到小太子殿下来了,门外候着的公公不敢怠慢这一位小主子,进了御书房里去稟报,“皇上,小殿下来了。”
“噢,暄儿来了啊,让他进来吧。”杨绍慕有一段时间没见过儿子,是有点想儿子了,正好这会儿他们的正事已经谈完了,他可以抱抱儿子。
门外的小太子就被人请了进来。
“父皇!”小太子抬头盯着父皇仔细瞧了瞧,突然的脸上露出了笑,往父皇跑了过去。杨绍慕伸手把儿子抱了起来,笑着问道,“暄儿想不想父皇?”
“想的。”小太子一双漂亮的眼睛啾着父皇的脸,认出了这才是他的父皇,问道,“父皇,您是不是偷偷跑出去玩啦,你怎么都不带暄儿去?”小太子这是认为他父皇偷偷跑出宫是去玩了,还是不带他去的那种。
“皇上,小殿下自己看出了前些日子扮演您的那个是暗九。”李问凑了过来,小声的说了一句,告诉皇上。
“噢,暄儿这么聪明啊。”杨绍慕看着怀里的儿子,脸上露出了笑。
“可不是。”李问说道。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26章
小太子的确是聪明,“皇上”不是皇上,这一点还是小太子自己看出来的,李问并未告诉小太子。在皇上离开后的第三日,他去陪小太子玩,小太子偷偷跟他咬耳朵,告诉他那个不是他的父皇,这还让李问心暗暗的一惊,不知道小太子是怎么看出来的。
不过小太子要发现那个并非是他的父皇,这事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件事不能让外人知晓,所以李问是再三叮嘱小太子不要对别的人说这件事,成了他们两个人的秘密,还许诺了许多小玩具给小太子,小太子手里拉着那只小木鸡就是他给小太子的“封口费”。
“父皇是有正事要去办,不是出去玩。暄儿是怎么认出那个不是父皇来的?”杨绍慕伸手刮了刮儿子的鼻子,同时心里是骄傲他的这个儿子怎么这个聪明了。
“就是知道。”小太子扬起小下巴,摸样骄傲,两只小手是紧紧的抱着父皇的脖子。杨绍
慕看到儿子手上拉着的小东西,问道,“暄儿手上拉的是什么东西,是不是可以告诉父皇啊?”
回来宫里之后,杨绍慕是知道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李问每日都去小太子那里,陪小太子玩一会,还教会了小太子不少的东西,看来他为儿子找的这个太傅没找错。
“是太傅来暄儿的,太傅说暄儿乖,奖励给暄儿的。”小太子总算想起他是来找太傅的,从他父皇的怀里下来,爬到了太傅的怀里去,问,“太傅,你答应了暄儿来陪暄儿玩的,你怎么都不来呢?暄儿都等不及,自己来找太傅了。”
李问见到皇上看着他在笑,他在心里摸了摸鼻子,说道,“是臣在这里和皇上说事情,还未说完。臣答应了殿下去看殿下,臣没有忘记的,只是今日可能是要晚一点才能去,没想到殿下你等不及,自己过来了。”其实要小太子不找过来,今天他没准还真的是要忘记去找小太子了。
不过答应了小孩的事情,他向来都是会尽可能的去办到。
“那,太傅你和父皇的事情谈完了吗?”小太子的年纪虽然小的,但是有皇后亲自教导,小小年纪就显得很懂事,知道不能打扰到父皇处理政事。
“已经谈完了,小殿下你就来了。”小太子长的可爱,一双眼睛圆溜溜的,脸上还有点婴儿肥,李问忍着才没伸手去摸小太子的脸,皇上就在这里看着呢,起码要皇上不在的时候,才能偷偷摸一把。
虽然是知道他怀里抱着的这个小不点是身份高贵的小太子殿下,但是这么可爱的小正太很难忍得住不去摸一把。
其实在李问的眼里,小太子更多的还只是一个两三岁大,什么都还不大懂的小孩而已,只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就注定了他不能同别的小孩那样享受孩童的天真和无忧无虑,因而他的心里不由的就对这个小孩还有一点怜惜和疼爱。
一眨眼就到了午时,皇上留他下来和小太子一起用膳,李问不好拒绝,就留了下来,在宫里同皇上与小太子殿下一起用完了膳之后,才出了宫去。
下午去给傅院长置办的宅子逛了一遍,把发现的一些小问题提出来,让下面的人按照他的要求去处理好。他给傅院长置办的宅子和他六元府只是隔了一条街,相隔的并不远,走过去就是几步路远的距离。李问是打着日后想去看往老师随时可以去的目的,给买的这座宅子。
宅子已经按照他的要求都收拾好了,要扔的东西扔,要换的东西换,务必要把宅子整的风雅别致,符合傅院长的喜好,让傅院长一眼看上就喜欢上!
之所以没有想让老师到京中住在他那里,一来是不方便,二来是傅院长肯定不会喜欢他那里,所以那还不如另外的购置一座宅子,按照傅院长的喜好来置办好。日后老师是要留在京中当官,在京中有一个住处是必要的,这些李问都一一的考虑到了。
“好了,差不多就这样吧,等到时候还差什么,再让人去置办就好了。”在亲自来看过之后,确定没什么问题后,就是等着傅院长人到京城来了,李问拍拍手掌,让下面的人关上宅子的大门,带着人走了。
如此过了几日,接到了来信,李问就亲自带着人到了城门外去等,频频的望着路的那头,“怎么还不到啊?”
一次次见到不是他要等的人,又是失望一次。
“少爷,您别着急,不是说了今日会到吗?那肯定等会就来了,少爷您别着急。”李童见到他们家少爷走来走去的,知道他们少爷这是盼着傅院长来。
他能不着急吗?李问还是控制不住的往路那头望去。
终于,在他的盼望之下,路的那条出现了一支低调而行的队伍,前后是骑着马的护卫,中间护着几辆马车。
“哎哎,来了来了。”李问一眼就认出了领头的护卫,正是傅院长身边的人。
哈哈哈来了来了,李问高兴的差点没跳起来。
队伍越来越近,直到在他的面前停了下来,李问恭敬的站在车子的旁边,里面的人撩起了车帘,李问见到了坐在马车里面的人,两眼泪汪汪,差点没掉眼泪,说道,“学生见过老师。老师,您终于来了啊。”
呜呜呜
好感动,要被自己感动的哭了……
“收起你那蠢样,上来。”傅易寒见到小徒弟两眼泪汪汪的看着他,嘴角忍不住的抽了抽。他还未跟着这小子算账呢!这会儿还敢把自己送到他跟前来。
“喚喚,好。”李问嘻嘻一笑,仿佛刚才的感动都是装出来的,爬上了马车,坐到了面去
慕容秋白骑着马跟在后面。
一行人往京城进去,在一座宅子的门前停了下来。
李问下了马车,亲自请老师下来,“老师,这里就是学生给你置办的宅子,您看喜不喜欢,还有什么需要改的,学生立刻的就安排人过来换成您喜欢的。”他伸手去搀扶了老师下来,一点都不介意在老师的面前谄媚做小。
他在南阳读书的那些年,是多亏了老师的教导,他能考上这个状元,和他拜了一个好老师是分不开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等同于他的半个父亲了!李问是打从心里尊敬他的老师。
“陈伯,你也跟着老师来京城了啊,见到你们都来了京城,我真是太高兴了。”见到这些熟悉的人,李问都觉得很亲切。
“奴才见过李大人。”陈管家行了一个礼,笑道。
“陈伯你还是同从前一样喊我就好,别大人大人的,我不习惯。”他在南阳读书的几年,一直是住在他老师的家中,府上的管家和下人们都把他当成傅府的小主子一样对待。在这一点上,李问还是记得别人对他的好。
陈管家笑着应了一声“是”。
入了门,绕过一扇玉石屏风,往院里面走了进去,院子里面种着花花草草。
“尚可。”傅易寒看得出来这座宅子里面的东西都是经过精心的布置和安排,都是按照他的喜好来布置的。他看着小徒弟的眉目五官,这孩子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长大了不少。
有傅院长的这句话,李问就知道老师是喜欢了,“老师您一路上辛苦了,我让人烧了热水,您是否要先去沐浴更衣?”知道他们一路上舟车劳顿,这个时代出一趟远门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李问是深有体会。
好在这会儿的天还不热,要不然坐在马车里面是又闷又热,出趟远门就是受一趟罪。
“厨房那里,学生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饭菜,老师您是想现在先用些,还是去沐浴更衣后再来?”李问专门从饭馆那边调了一个师傅过来,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
“嗯,便先去沐浴更衣吧。”傅易寒说道。
李问亲自领了老师到住的地方去,屋里已经让人准备好了热水,知道老师这里不需要他跟着伺候,便去忙活别的。尽管如此,还是让他忙的很开心。
他们刚到京城,带了好几大车的东西过来,陈管家正在吩咐下面的人收拾东西,李问安排了一些人过去一起帮忙。
等了将近半个时辰之后,师生二人坐在了饭桌前。
“这是老师您喜欢的酸辣汤。”李问亲自上来舀了汤,放到老师的面前去。傅易寒看到这小子忙前忙后的,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好了,不用你来。”
“能亲自伺候老师您,学生高兴都还来不及呢,老师您得给我这个机会。”自从上次在南阳一别,师生二人已经很长时间没见过面了,当李问知道老师愿意到京城来的时候,他高兴了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