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5页

其实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产车已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虽然在技术积累、技术底蕴和一些高精尖技术上距离国外一流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国产”也早已经不是以前那种“粗制滥造”的代名词了。

差距要正视,但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而且,一次又一次的合资车在国内发生减配的现象,这一点如何解释呢?

是跟外企合资的国内企业心都脏?

当然不是。

这种事情归根结底都是外企说了算的,是外企并没有尊重国内的消费者,把国内消费者看成是二等人、韭菜,并没有拿出应有的、对待上帝的态度来服务,反而有一种神奇的傲慢和优越感。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以前国内的工业产业不发达,再加上一些无良公司骗补贴、不重视质量的行为败坏了口碑,所以国内消费者产生了一种“国外的产品就是质量好、就是先进、就是逼格高”的惯性思维。

只能说,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它应该被扭转,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需要一批又一批脚踏实地的企业、一款又一款质量过硬的产品,来扭转这样的惯性思维。

手机行业就是如此,从国外品牌当道,到国内品牌崛起,就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哪怕国内的手机品牌在内部市场竞争激烈、互相之间也撕得不亦乐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的手机产业已经能够跟国外的一流品牌分庭抗礼,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内品牌还会继续进步下去,直至彻底超越。

国内的造车行业也会经历这样一个必然的过程,而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加速这一过程,让国内的一些优秀车企可以做到弯道超车。

而现在最困扰那些优秀车企的问题是,口碑、宣传、信任度!

车,毕竟不同于手机,不是几千块的小玩意,动辄就二三十万起,而且直接关乎人的生命安全。

几千块的手机,倒是会有很多人出于好奇,买个酷炫的新产品玩玩,只要它不爆炸,性能弱鸡一点、系统差一点,那都不是什么大问题,顶多到网上骂两句也就得了。

但很少有人会出于好奇,买个三四十万的车玩玩。

穷人买车必然精挑细选,而富人买车玩玩,买的往往也是知名品牌豪车。

国产新能源车想要对顾客形成吸引力,也就只有低价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这时候对于那些对自家产品比较有信心的国产车企来说,如何向消费者们证明自己的产品是没问题的、是值得信赖的,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自己宣传?

有人要说你重营销轻品质,钱都拿来打广告了,这是自卖自夸,不值得相信。

请别人评测?

有人要说你给评测的人塞了钱,没有可信度。

所有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都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的,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年、一年中就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