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李煦深表感慨,这个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你永远不知道你想要的东西在世界某个角落正悄然产生。

“那你做成功了吗?”

朔抬起头,尴尬地说:“只在闲暇做过小模具,并未曾实验过。”

李煦起身,走到他身边将他拉起来,让他带着他做的水车一起去检验成果。

水车原理很简单,大水车有大用处,小水车有小用处,朔做的这台水车只有人高,灌溉能力有限,却已经让旁观者看到了成果。

钟水清和其他官员大声叫好,脸上挂着喜悦,“有此利器,往后灌溉也便宜许多。”

李煦给了朔一个优等的成绩,并且问他:“你可有户籍?”

朔红着脸说:“并无。”像他们这样没有户籍的人在外是很难行走的,连工作也不好找。

“稍后持本王的名帖去落户,你可以给自己选个姓。”

朔激动地磕头谢恩,然后希冀地问:“小人可以姓张吗?”

“自然。”

下一个让李煦惊艳的是一份图纸,一份水利工程图,出自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之手,他家往上数三代,曾经是在上个朝廷做过官的人家,王朝覆灭后,他们家人南迁至南越,一直在南越生活。

李煦也是这时才知道,原来有专门负责管渠的官员,有点类似现代的水利局,只是职责更加细化更加单一。

李煦看得懂图纸,这份水利工程图的亮点在于,他将沿着闽江河多处设闸,每个出口都修建一条四通八达的水渠,用以灌溉水田,除此之外,在洪灾来临时,还能通过水渠分流河水,减轻灾情。

南越年年洪涝,闽江河是南越最大的一条河,横贯东西,河的两岸也是重灾区,如果能分流成功,无疑可以减缓灾情。

但自古以来,想到此法的人很多,真正能做成功的却没有,无非是这么大的一项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知道多少。

想想秦朝时的郑国渠就知道了,只这一项工程就耗费了多少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