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北知是按照后世小学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看到他们举手示意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对,郑兴安却觉得有点特别,就好像特意给了个‘这题我会’的信号一样。

但看孩子们的表情,似乎又是‘我们都会,但这题我答’的含义。

总之不管怎么样,郑兴安觉得这两个孩子学的不错了,说是启蒙水平有些过于谦虚,也让他更加想请顾北知做西席了。

“顾师傅,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有件事你可一定得答应我。”郑兴安等两个孩子出去了,和顾北知说起了今天来的目的。

“郑公子,您不妨先说说看,若是力所能及,我必不推辞。”顾北知没有把话说死,力所能及这四个字的弹性空间很大。

“是这样,我听柳老爷说起,顾师傅现在给他家大公子做西席,说顾师傅教的很不错,正好我家那皮小子的西席返乡了,便来问问顾师傅能不能兼顾一下?”

郑兴安不等他说话,又赶忙补充道,“当然了,我也知道顾师傅不想失去宝艺轩的工作,你看这样可以吗?我去和柳老爷说一下,让我家孩子和柳少爷一起读书,还按照你们现在的时间来,只是进度方面还得顾师傅多费心。”

“至于束脩,按照柳少爷的两倍给你,顾师傅觉得如何?”

顾北知思索了片刻,想起自家那快要比脸干净的钱匣,有些心动,但他觉得这事儿他说了不算,得两位学生的家长去沟通。

“郑公子,承蒙您看得起,但这事儿顾某不能答应,您得先和柳老爷和柳少爷商量过后,并且确定郑小公子不会影响到柳少爷才行。”

“不瞒您说,柳少爷明年九月要下场一试,顾某觉得有五成把握柳少爷会榜上有名,故而若是会影响他的状态,那我是不赞同两个人一起上课的。”

学习状态这种事真的很玄幻,有的人可能比较自律,养成习惯之后很快能进入到高效学习之中去,但也有想柳长清这样的,外在环境对他的影响比较大,猛的改变了外在环境,容易让他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

不过现在好一点了,题海战术很适合培养人的耐心。

郑兴安听了,便明白他的意思了,也不多留下打扰,只说改日去店里找他,又乘着马车离开关二叔家去了村口。

郑记也派了管事来收粮食,但比郑兴安来的还要晚一些,那些着急的人都追着郑兴安的马车到了关二叔家外头,看着马车上下来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才知道追错了。

后来又看到顾北知和贵公子聊了半天,明白过来人家是来找顾北知的,不仅有些羡慕,这人是坐着郑记的马车来的,没准儿就是郑记老板家的人,顾家还有关家想换粮就方便了。

也确实像他们说的一样,郑兴安已经做主将关二叔家的粮食收了,并换成等价的黍子,明天拉着玉米去镇上的郑记店面,再把黍子拉回来就行了。

顾北知送走了郑兴安,刚关上门,关二叔别别扭扭的过来了,眉头皱着,嘴角都向下垂着,目光飘忽闪烁,时不时的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