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扶苏看了蒙恬一眼。他之所以会这么选择,当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就是秦始皇所说的那样,大秦征战天下,一统六国,但是这一切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现在的大秦看似强盛,实则危机四伏。他要做个守成之君,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对扶苏来说,如果自己能够掌握一部分军队,在军中拥有足够的威信,那是最好不过的。

之前因为荷华的提议,军队已经进行了改制,现在除了京中的禁军之外,大秦最好的军队,全部都驻守在边疆,尤其是跟匈奴接壤的这几个郡。

这几个地方对大秦的军事意义不言而喻,为了能让始皇放心自己到这里来,扶苏可谓是煞费苦心。

从去年开始,他就已经跟蒙恬计划好了,从匈奴入侵,打了胜仗却用光了国库的钱粮,到让荷华去刺激那些方士,使得他们拿出了“亡秦者胡”这个所谓得自仙山的提示,最后水到渠成,让始皇任命蒙恬为征虏大将军的同时,自己也借由修筑长城之事留了下来。

至于第二个原因,便是为了消除始皇对自己的戒心和忌惮。

扶苏很明白,之前他做的那些事情,已经在始皇心里留下了痕迹,如果自己继续留在咸阳,恐怕始皇坐立难安之下,反而会对自己越来越戒备。反而是如今这样,远离国都,会让始皇更加放心。

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他的名声传遍天下,是众望所归的太子,就算暂时离开,但有了修长城的功劳在,也不会让人将他忘记。

第三个原因,恐怕就是眼前这个人了。

对扶苏来说,蒙恬并不只是臣子。上辈子自己被发配到上郡来做监军的时候,还是个骄傲的皇子,又什么都不懂,多得蒙恬一直照拂,也算君臣相得。这队扶苏来说是好事,可对蒙恬却未必。——最后自己落到那样的地步,拔剑自刎,扶苏不相信胡亥会放过蒙恬,只怕他的下场也不比自己好多少。

他没有问过荷华蒙恬的结局,但是从荷华提到蒙恬时的表情来看,至少直到两千多年后,蒙恬的名字仍然有人提起。这让扶苏在欣慰的同时,也更加觉得对不住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