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亲征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495 字 3个月前

虚惊一场。

原来,妇人想要把女儿送给朱塬当丫鬟,巴拉巴拉的,用朱塬听不太懂的方言说了一大堆,大概就是夸奖自家姑娘模样标致。

确实挺标致的一个丫头。

朱塬当然也没要,院子里实在都有些装不下。

再就是正事。

按照曾经的一些理念,大致规范了一下作坊的制衣流程,还解决了一个小问题。

扣子。

这年代也有扣子,但并不流行。

对于百姓而言,所谓的扣子,主要还是绳结编织。

这显然不适合用在工装上。

前段时间倒是产生了制作水晶扣子的念头,不过,工装用水晶扣子,不现实。和身边随从以及作坊官吏讨论一番,事情也轻松解决。

既然是海边,就地取材。

贝壳啊。

各种各样的贝壳,只要拾取大小何用的,穿上孔,无论是上衣还是裤子,都能用。

另外还有长裤的皮带。

这就没办法了。

当下,各种皮料,特别是牛皮,还属于战略物资,至于就地取材的鲨鱼皮,这个更贵,更不现实,因此,还是按传统的,绑绳子吧。

随后过河。

这次主要是看看明州海事学堂的筹备和附属小学的选址。

再就是,打算在山东流民安置社区旁边,建造一个集市。用后来更时髦的话来说,也可以叫‘商业街’。

刚刚结束的夏汛,参与海捕的士卒民夫,按照营海司拿出的方案,预计将给出平均3贯的奖励。当然,不同的职位,有多有少。

钱有了,也就有了消费需求。

更何况将来,十余万人聚集于此,本身就是一个潜力很大的消费群体。

既然想到,这次朱塬就不会再做好事。

计划盖出一条街道,房产归于营海司名下,主要用于出租,供给各个商家开设酒楼、布店、米店等等。肥水不流外人田,营海司本身下属的明州杂货连锁公司,也会参与进来。

老朱的夏税麻料代交方案推出后,刚刚成立没多久的明州杂货连锁公司,似乎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朱塬却不这么想。

经过历练,明州杂货连锁公司不仅有了一个娴熟的销售团队,还打通了一张销售网络,作为一个曾经的商人,朱塬很清楚,销售团队和销售网络是多么重要。

将来哪怕不需要再收购麻料,也可以收购其他啊。

而且,不仅是买,连锁公司也可以卖啊。

就像即将建造的商业街,这还只是第一条,将来会有很多,每条街上,都可以引入明州杂货连锁公司,经营各种生意。

这边的事情结束,朱塬又在傍晚时分赶往东城码头。

上午安排了一个轮船与桨船的速度测试。

同样的200料船只,同样的六个人手,得出的结果,朱塬之前兴之所至建造的一艘轮船,一个时辰,大概能行50里左右,相比起来,类似大小的桨船,一个时辰只能行驶20里水路。

或许桨船再添加一些人手,再添几根大橹,足够更快,但,此间效率的差异,也显而易见。

朱塬看过结果,就做出了一项决定。

计划批量生产50艘200料的轮船,一半提供给海军,作为日常巡视船只,另外一半,将会用于创建外海诸岛之间的摆渡系统。

轮船早早就已经出现,速度明显更快,为何没能普及?

朱塬这些日子也逐渐明白,关键问题,还是磨损。

传统轮船,大部分结构往往都是木质的,因此,相比结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桨橹。桨轮……哪怕转轴采用一些金属构建,其实也是非常不耐用的。

直到轴承的出现。

传统桨轮,运作起来,或许一个月就会出现问题,但,不仅省力还大幅降低了磨损的轴承,只要保养得当,使用一年或许都没问题。

如此直到天色擦黑,朱塬才终于回城。

这么每日的忙忙碌碌,各种繁琐,除了海捕的一次‘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突破,其他,朱塬明白,终究只是一种量变的积累。然而,短期内无法实现再次突破的情况下,不断积累量变,也是必须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