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脂(卿卿佳人就没你不要好的。...)

媚色藏娇 茶暖不思 2363 字 10个月前

顾临越笑,瓷盏递到唇边,浅浅一啜,茶温还是高的,但已没那么滚烫了。

“我此趟并非是以明予身份过来,不便久留,话只短说。”他松指,茶盖合落:“两桩事。”

“朝廷拨去北地的赈灾银半月前消失在终山北麓,三千王军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我父皇将此当作异事压下,只暗中命人排查。”顾临越指腹摩挲着盏壁。

皇帝不想闹出恐慌,姑且把事隐下,寻常人不知。沈叙白也是首闻,吃了一惊:“车队庞大,如何能凭空不见?鬼神横乱,山匪劫掠,都说不过去。”

确实都说不通。

“有人想要这批赈灾银。”顾临越抬眼:“在终山北麓私掘密道藏匿不难,但下邽城已戒严,想寻机运离百箱真金白银,唯一的路,往西北蛮荒,经奉元。”

沈叙白对上他深邃的目光。

只听他声略沉:“顾昀澈到锦官,过的奉元城。”

话便停在这里,意在言外,沈叙白能推敲出一二,他皱眉,语气压低:“你是怀疑……”

怀疑顾昀澈离京,婚诏不过幌子。

顾临越抬了下手,阻他再往下道:“灾银一案是我的事,说这些并非要你操心,是请沈兄尽快着手过继,摘净楚凝和宣王府的干系,不宜拖延。”

假使此案的确是顾昀澈的谋算,楚凝在萧墙之内迟早受殃,为今之计是要脱开她这桩婚。

婚诏许的是楚氏女,并没有点名道姓。

只要她不是,这桩婚事便与她再无瓜葛。本就绝路无策,过继是万不得已的险招。

沈叙白垂着眼,神色郁重:“这种事即便国公府善罢甘休,也得她先答应。入我族谱,这姑娘势必顾忌自己累及沈家,绝是不肯点头,她一向就是这么个性子。”

楚凝真成沈家的女儿,沈楚两家必然彻底反目,更要得罪宣王府,沈叙白是孑然一身不怕亏,楚凝不然。

“她顾虑所在,无非沈家失势。”顾临越将茶盏搁回桌几,一面道:“那日我来便说过,纵我归京,也能保她一世。可保的是她的人。她的心,在你和沈老夫人,在沈家。”

沈叙白听着他的话,搭在圈椅扶边的手不由握紧。

顾临越将话挑明:“我晓得,沈公当年辞去前那纸致仕表,立有沈氏此脉不入官爵一誓,然是古非今,沈家需要权势,不为别的,让她安心。”

他难得这么苦口婆心,也就是为了她。

沈叙白沉默了,一时不知是喜或悲。

他仿佛回到父亲在世时,那时他多小,八岁?最多了。印象里,白墙青瓦的宅院,高挂的金丝笼中一只肥鹦鹉扑棱着花翅膀,父亲叼着杆铜烟斗在逗鸟,他挨站在父亲腿边,仰着头好奇。

不知怎么,父亲当时突然自言自语了句:“嗔痴爱恨都是妄念啊,呵,妄念,是要坏心境的……”父亲叹口气,拍拍他头:“叙白我儿,可得记住了。”

他记住了。

父亲走后,小外甥女长大,他便将这话说给她听。后来却越来越深悟,父亲当初的心气,兴许不是豁达,而是自欺欺人,是不甘。

怀藏满腔忠勇的不甘,不得国君大度的不甘。

而他呢,过去二十多年,只管装模作样两袖清风,心里是否在漫漫苦等明君还世,光复沈家,太久了,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两人之间那炭盆烧得盛起。

沈叙白在噼啦声中安静一阵,大抵是有了决断,终于开口道:“人凭志气虎凭威,殿下的意思我已听懂。我姐姐命薄,留下的一双儿女一个被禁关外归不得,一个又被逼着做他们攀权的祭品,是要能护住她,沈家作何都无妨。”

他话停住,那把装装样子的折扇随手放到一边,别有深意地看过去:“可殿下也要想好了,我父亲是执掌过前朝半壁虎符的,沈家复权是大赌,陛下那是一道关。”

“这事,只看沈兄愿不愿应。”顾临越道。

沈叙白不兜弯,直言:“殿下如此着想沈家,图什么?”

宣王一旦借崔氏疏通户部,最是于他不利,但他阻了这桩婚就是,何必多操心沈家后路。

顾临越却只淡淡一笑:“是否别有意图,现在还不好说。”他顿默顷刻,“于我而言,沈家还朝,总归未有坏处。”

“万事总有法子,但过继一事刻不容缓。”顾临越言归正传。

沈叙白轻点头,想想眉又皱起:“嗣女的先例自古甚少,哪怕楚凝是我胞姐所出,也不合规矩,唯恐国公府要以此挑事。”

顾临越仍旧平静:“前日明予已携丹书铁契快马上京,恳请我父皇应允你破例继嗣,为沈家绵延香火,以还沈公昔年恩情。现在,他已在回锦官的路上。”

料想不到他已做足万全策,沈叙白惊诧。

“不过,沈兄此生怕是不能……”顾临越没说下去,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可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