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除了新作物之外,还有新农具,还有武科改革,还有那些谋逆的乱臣贼子留下的烂摊子,还有边疆不肯停歇的蛮夷。”柳离一点一点将朝中大事掰碎了讲给柳彬听。
他知道,说什么大道理,对柳彬是没用的。柳彬在书上已经看够了大道理。
他现在做的,就是将真实的朝廷展现在自己小儿子面前,告诉小儿子,这是怎样的皇帝,这样的皇帝手下是怎样的官员,他们将要建设怎样的大承。
如果小儿子觉得这帝王值得他效忠,这帝王要建设的大承未来值得他期待,小儿子自己就会发愤图强。
“科举是为了什么?光宗耀祖?展现自己的价值?”柳离道,“还是其他的?你好好想想吧,然后再做出决定。”
第84章
柳彬沉默。
为了什么?读书人科举,不都是为了做官,为了得到皇帝赏识吗?
得到皇帝赏识之后呢?
好好做官,进一步得到皇帝赏识?
当然不是。
读书人三不朽,为立德、立功、立言。
可这立德,立功,立言,又该如何做,柳彬心里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并未有一个具体的想法。
他只觉得自己金榜题名,入朝为官,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许多读书人都是这么想的。他们在科举时便一心科举,科举后再想科举后的事。
柳离看着儿子迷茫,叹了口气,心想,自己果然是对小儿子宠溺过多,教育不够。他只看到小儿子在读书上的天赋,却忽视了他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