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翌日,因为郭诚负责初筛的事,刘子岳便让冉文清去安排来的这几家。

因为有过不少这样的经验,这个很好办,关、付、颜这些有各自手艺的就安排在以后的纸坊、瓷窑、印刷局就可。他们三家听说能够从事老本行,每家还有一千两银子,作为购买相关技术的费用,都很高兴,忙不迭的答应了。

接下来便是他们列举建造纸坊、瓷窑等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冉文清这边,根据兴泰的规划,在工作坊区给他们各自划了一块地,建房造屋。

至于池家,没什么手艺,家中子弟便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喜好在兴泰找个活儿做或是学门手艺,只能肯干,在兴泰总是能找到活儿干的。

将他们安排好后,郭诚那边的工作也进入了尾声。

挑人是个精细活,尤其是挑的可是兴泰以后的武装力量,马虎不得。

郭诚先让下面的文书将符合年龄,身体健康的挑了出来,然后自己再来甄别这些人来兴泰时填写的资料,再划去一批人,然后挨家挨户造访名册上剩下的这些人。

花了足足五天,他才确定了最终这一千五百人,将卷宗交给了冉文清和鲍全。

鲍全将名册上的一千五百人分为十五组,一百人为一人,让人通知他们明日分批到王府门前的小广场集合。

他与冉文清亲自再从这一千五百人选出一千人。

又用了两天时间,才确定最后的人选。

选出的这一千人,都是身体强壮,家世清白,没有什么恶迹,对平王对兴泰心存感激的人。

选好人后,鲍全便将人拉了出去先练了一通,然后再给这些人分队,指定大队长,小队长,二十人为一小队,一百人为一大队。

每日除了武艺体能训练,刘子岳还特意让他们留出一个时辰做思想训练,给这些人灌输要忠于他,忠于平王府,忠于兴泰的观念。

这种事显然是嘴皮子比较利索的文官更合适,因此交给了冉文清。

时间一晃就进入了十一月,今年新加工的白糖已经堆了大半个仓库。

今年兴泰的甘蔗种植面积较之去了扩大了一倍多,生产的白糖也必然更多,还有棉布也加工出了好几万匹放在仓库里,就等着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