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广更是如此。
韩大虎半起身,等李逵在他对面撑胳膊伸腿,毫无规矩的坐下之后,探着上身询问道:“贤弟,我和兄长之前去了码头,颖州不愧为江淮交汇地,颇为繁华。如果以颖州为雪花盐的转运地,南下可去扬州下镇江,入苏杭,沿江能朔江而上,进两湖入蜀都便利。北上可直接进入汴梁京畿,水运通八达。愚兄以为,是个理想的所在。不知贤弟那里筹办如何?”
李逵的筹办就是让苏轼帮着他给雪花盐扬名,他们原先的打算是请苏轼赋诗一首,词也可以,然后派人传唱,加上给苏轼能够联系上的官员名流赠送雪花盐,前期利用名气打通销量,将雪花盐宣扬成为上流社会追捧的贵重奢侈品。
但是很不幸的是,苏轼拒绝了给雪花盐写诗词的想法,原因李逵也有所猜测,他怕因为诗词得罪朝政。
好在苏轼并没有拒绝向同僚名流推荐雪花盐的可能。
对此,李逵虽然有事情一波三折的不利,却丝毫不在乎,大手一挥道:“一号计划有变,放弃;我们准备二号计划。”
韩大虎和秦文广面面相觑,他们啥时候有过——一号计划了?
第118章 训徒弟
没来颖州之前,李逵还真没有想过一定要让苏轼成为雪花盐的代言人。
毕竟,文人有文人的追求,也有他们的骄傲。让他们丢弃平日的骄傲,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但当他接触了苏轼之后,他发现苏轼似乎对这种事情并不在乎,他不抗拒为商人谋利,当然也有看在周元的面子上。
成为苏轼的弟子,很多时候愧疚的不是弟子不能侍奉老师,而是他这个当老师的文坛宗主连累了弟子的仕途。
没办法,谁让苏门一直是朝堂打压的对象,而造成这一切结果的恰恰是苏轼这位宗门的宗主。新党认为他是旧党的急先锋,旧党认定他是新党余孽,中坚派表示,他们中间没有苏轼这个人。于是,苏轼很悲催的在任何一方都讨不着好来。成为被打压的对方。
投入苏门虽然可以在文士之中获得很高的荣誉,但荣誉背后呢?是用仕途的止步换来的结果。不得不说,苏轼对弟子们是有愧的情绪存在。而这份愧疚,却能变成李逵的希望。
既然有希望,李逵自然不愿意放过。
毕竟靠着将门之间的推广,耗费巨大且不说,效果还不见得好,先要风靡大宋更是难上加难。
有苏轼背书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举一动就能天下皆知的文宗。这也是为什么司马光和王安石都不会喜欢苏轼的原因了。虽然他们私下关系似乎还算融洽。可在政治上,没有人愿意苏轼这么一尊文坛大神,在他们身边指指点点,尤其是苏轼的嘲讽是出了名的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