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往山下走,殊不知挂上去的红色香囊飘舞着,很快,又有上山来的百姓瞧见了。
他们一琢磨,山上烧香还怕点着附近的花花草草,可挂香囊就不必担心。
再者香囊还能一直挂着。
于是乎,慢慢的,百姓们也不再烧香了,而是用红色的香囊,红色的带子替代。
许多年后,但凡站在玉璋湖旁抬头,便能瞧见小玉璋山上有一棵葳蕤大树,上面有无数的红色丝带招摇着,就像是漳州府的一道靓丽的标志。
从小玉璋山下去,山脚下便是闲置的庭院,以前是青州营临时居住的地方,现在被腾空出来,做了临时的制茶厂。
故而还未靠近,浓浓的茶香味就从里头飘出来。
偶尔还能瞧见从各地赶来的商队,无一例外,都是想购买紫金莲回去贩卖的,人来人往,倒是成了比漳州府市集更热闹的地方。
再往远处看,玉璋湖上又有了游船。
乐声缕缕,很是逍遥。
金氏也忍不住夸道:“玉璋湖这么一收拾,果真好看了许多。”
“连金鱼都多了。”赵妤也说。
赵云安便笑:“那不如去湖边的玉璋楼用饭,坐在楼上往下看,玉璋湖美景能尽收眼底。”
金氏就笑话他:“方才还火急火燎的想回去,现在又要去玉璋楼用饭。”
赵云安笑道:“娘跟妤儿有兴趣,孩儿莫敢不从。”
金氏一想,难得出来一趟,便索性要玩一个痛快。
“现在过去还有包间吗,听说如今玉璋楼热闹的很,得提前好多天定位置。”
马贵在旁笑道:“别人去肯定没有,但咱大人过去,那肯定是有的。”
果然,他们一行人刚到门口,掌柜的就出来招待,忙不迭的说:“赵大人大驾光临,玉璋楼蓬荜生辉,您快楼上请。”
赵云安打趣道:“玉璋楼若还是蓬荜的话,那整个漳州府都成乞丐窝了。”
掌柜的却说:“若不是赵大人治理有方,哪有玉璋楼今日的风光,可惜东家下了好多次帖子,偏偏大人公务繁忙,竟是一次也没能来过。”
“今日不是来了。”赵云安笑道。
掌柜的见他带着家眷,特意挑了个僻静的包厢,满口道:“大人您请,正好今日有刚从玉璋湖打捞起来的湖鱼湖虾,最是新鲜,大人可要尝一尝?”
赵云安知道金氏和赵妤的口味,挑着点了几样,又让她们看着加了两个。
满满当当的点了一桌子。
等掌柜的离开,一直乖巧坐着的赵妤坐不住了,打开窗子往外看。
只见这包厢的风景极好,从这里探头出去,能将整一个玉璋湖的美景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