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赵云安挑了挑眉,迎着他的笑容,只能起身上了。

怪不得提前一天,丛白就千交代万嘱咐,让所有人都穿上官服。

赵云安还以为要表示重视,原来还有节目等着他。

等踏上高台,赵云安一出现,下头人立刻鼓掌,连带着百姓们也纷纷欢呼起来。

十个受到嘉奖的农人,更是一个个抬头挺胸,恨不得将骄傲两个字写在脸上,兴奋的脸颊通红。

赵云安忽然觉得,自己上台也是个正确的决定。

十佳农人的奖品很实在,一人一袋米,一壶油,一块肉,一包糖,扎扎实实全是能吃的。

张老汉拿到手中,只觉得沉甸甸的,心里头却高兴的快飞起来。

赵大人还没来的时候,官府只有从他们家捞东西的时候,哪像是现在,居然还给他们发东西。

他们为自家种地,再辛苦,再累也是应该的。

可赵大人却能念着他们的好,给他们奖赏,还给他们发礼物。

一时间,十位农人的眼眶都红了。

不止如此,后头的十佳工匠、十佳商贩等等诸如此类,每一个上台都挺起胸膛,骄傲万分。

发奖品的不只是赵云安,还有府衙内有头有脸的官吏。

他们迎着百姓们的眼神,不由自主的庄严起来,似乎自己在做的事情,是能影响整个漳州未来的大事儿。

围观的人群中,红了眼眶的不止一两个。

有个老婆婆拉住身边的陌生人,连声道:“你瞧见左边第三个人了吗,那是我儿子。”

“原来是您儿子,看着就是一表人才,还被赵大人嘉奖,老人家,您以后可有福喽。”

老婆婆抹着眼泪,她第一次挺起腰杆儿来。

作为一个寡妇,她含辛茹苦的带大孩子,寡妇门前是非多,孩子也受了不少委屈。

前些年最难的时候,她甚至想过带着孩子去死,一了百了。

哪知道熬着熬着,终于熬到了苦尽甘来的时候,她儿子脑子机灵啊,一开始疏浚玉璋湖的时候,旁人都怕死,不敢去,可她儿子为了银子去了。

他身体不够强壮,就靠着脑子补充,研究出不少省力气的办法来。

居然还被赵大人看中,花了钱买下来,说要推广出去。

老妇人心想,赵大人给了他们活路,就算是白给她也是乐意的。

今日再看儿子站在台上,挂着红绸,抬头挺胸的做人,老妇人只觉得一辈子都值了。

她身边的男人红着脸,忽然又说:“老婆婆,您还记得种地的第一队人吗,站在最右边的老汉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