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老妇人也是惊讶道:“怪不得你瞧着也特别精神,有道是虎父无犬子。”

张老大嘿嘿一笑:“我爹种了一辈子地,也没想到自己还能被知府大老爷看到。我年纪轻,还的学。”

老妇人一听,立刻说:“还是多亏了赵知府,要是没有他,哪来漳州府的今日。”

“可不是。”张老大压低声音,“我爹说了,等这边结束,咱们就去旁边小玉璋山上,给赵大人挂红绸。”

老婆子哈哈一笑:“可是瞧了,我也要带着儿子去,到时候一道儿走。”

嘉奖仪式原本简单,只需要公开表彰优秀的人士,再发放奖品即可。

赵云安的本意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漳州府的百姓们,日子是自己的,还得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

而如今的漳州府,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漳州府,只要他在,无论各行各业,只要干得好就能被看到。

谁知道丛白横来一笔,等一场场颁奖下来,赵云安再看百姓们的目光,一时觉得他们在看精神领袖。

尤其是丛白宣布结束那一刻,人群中忽然有人跪下磕头:“谢赵大人。”

一有人带头,旁边的百姓哗啦啦跪下来一片:“多谢赵大人。”

丛白反应极快,朗声道:“赵大人嘉奖了这么多人,可在百姓心中,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赵大人,若没有大人,漳州府哪有今日的太平。”

这话他说得情真意切,赵云安来漳州府后的所作所为,说是点石成金也不夸张。

赵云安见不得别人跪,朗声道:“漳州府是百姓的漳州府,本官虽为父母官,也只是秉性百姓的意志,大家快起。”

劝解再三,周围的百姓才慢慢褪去。

赵云安瞪了眼丛白,低声问道:“这不会也是你安排的吧?”

丛白倒是很无辜:“大人,这跟我没关系,是百姓自发感谢大人。”

这时候丛家主走过来,如今他也是心宽体胖,笑呵呵道:“赵大人不必自谦,百姓心中自由一杆称,大人来到漳州之后,他们能吃饱饭,穿暖衣,时不时还能吃上肉,心底自然会感激不尽。”

“丛家主客气了。”

“是赵大人太谦虚了。”

你来我往几句,丛家主才道出来意:“听说赵大人的兄嫂也到了漳州府,不如在下做东,以示感激。”

赵云安笑着说道:“原本不该推辞,不过三哥三嫂很快就要回京,就不劳累丛家主了。”

丛家主也没强求,笑呵呵的走了。

赵云安打发丛白一起回去,自己带着人往玉璋楼走。

丛白跟上去,开口就问:“爹,你又打着什么鬼主意?”

丛家主劈头盖脸的骂他:“我是你爹,不是鬼,还有没有点尊卑了?”

“你别打花腔,到底是为什么,你跟赵三郎又不认识。”

丛家主冷哼道:“放屁,上次他带着人差点把我们都宰了,老子能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