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

其实顾季夏不带孩子过去的时候,赵老夫人与金氏也是每日要过来看一眼的孩子的。

燕儿见顾季夏心情极好,低声问道:“夫人,那二姑娘那边的事情,您跟公爷说了吗?”

顾季夏脸色淡了一下:“我是已经出阁的姑娘,她从小跟我并不亲近,哪里有我说话的份儿。”

燕儿点头道:“夫人这么想就对了,如今二姑娘都嫁去北宁了,自有大将军操心,哪有她这样三天两头写信过来打扰夫人的。”

要知道前段日子,顾季夏可还在坐月子,二姑娘却一点不体谅。

赵云安离开公府的时候,街头还十分冷清。

这一天不用开朝会,但赵云安没忙着去工部点卯,而是入宫求见皇帝。

皇帝一听,倒是很高兴,招呼道:“可用过朝食了,吃得下的话坐下来陪朕用饭。”

赵云安不客气的坐下来:“吃过了,但还能再吃一些。”

他确实还能再吃,吃的还不少。

皇帝瞧他吃得好,心底更是高兴:“年轻人就该多吃一些,这样身体才好。”

老三跟安儿都吃得多,从小到大连病都很少,老大胃口不好,身体就弱一些。

皇帝希望侄儿多吃一些,自己胃口却也普通,很快就放下了筷子。

喝了口茶清清口,皇帝便问道:“今天一大清早就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赵云安开口道:“陛下,琉璃坊已经步上正轨,后头就是锻造和售卖的事情,工部和户部的大人都比我更加精通。”

一听这话,皇帝微微皱眉:“怎么,有人为难你了?”

他以为是琉璃坊收益极大,风头正盛,赵云安又资历轻,年纪小,便有人想要耍滑头,摘桃子。

有他在,自然是要护着侄儿,不许别人欺负的。

赵云安摇了摇头,解释道:“有大伯护着我,谁敢欺负。”

“只是琉璃坊告一段落,我再留在那里也是浪费时间。”

皇帝露出几分不赞同:“琉璃坊才刚刚起步,正是大放光彩的时候,岂是说扔开就能扔开的?”

如今谁不知道琉璃坊就是钱生钱的聚宝盆,谁不想分一杯羹,偏偏赵云安要走。

赵云安却说:“大伯,侄儿是真的不想再留在琉璃坊,今日侄儿过来,是要向大伯求一个赏赐。”

皇帝瞪了他一眼,却又问:“什么赏赐,莫非跟老三似的,整日就惦记着往外走。”

赵云安摇了摇头:“侄儿想去研究良种。”

这话让皇帝整个愣住。

赵云安解释道:“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只有吃饱了肚子,安居乐业,大魏才能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