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件好差事,
广义王手持免死金牌,去了秉公办事是对先帝大不敬。如若办不好,便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不知是谁大胆说了句:“宰辅大人曾任职大理寺卿,最擅长查案断案,没有比宰辅大人更合适的人了。”
陆昀闻此,叹道:“陛下,臣也想前往为陛下分忧,可臣若是去了,家中夫人怕是又要闹别扭。”说着,他抬手摸了摸脖颈,只见那处明晃晃的印着三道血痕。
提议的官员如鲠在喉,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只好硬着头皮站在原地。
“臣倒是有一人选,”陆昀又道,“听闻广义王妃乃是礼部尚书赵大人的姑母,赵大人廉洁奉公,忠贯日月,若血书所述为真,想必广义王妃正身陷水火之中,赵大人可借此机会彻查,于情于理都在情理中。”
赵承越,礼部尚书,赵家长子。
众臣面面相觑。
让侄子去查姑母,听听,多损的事。
此话一落,不少官员也变了脸色。陆昀既然敢提,那就说明,帝王要对赵家动手了。
随后听帝王道:“传旨,拟赵承越为钦差大臣,明日前往绛州。”
三言两语,这事算是定下了。
很快,前往绛州的事就传到了赵府。
“这事分明就是有人从中作梗,王爷在绛州势力庞大,走到哪处,哪里的官员不得礼让三分,守口如瓶,怎么就能让那份万人血书流到皇都城来,还呈到了陛下面前!”
“绛州人流如织,难免会有王爷顾忌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