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眼界!眼界!

苏小昭点点头:“1毛钱这个价格确实不错。”

赵乡长以为自己报价低了,马上又说:“这是上门收购价,如果送货,那还要给农民补贴运输和工时费。”

苏小昭认真地问:“赵乡长,您种过地吗?”

赵乡长激动地说:“当然种过,我父母都是农民,每天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粒汗珠摔八瓣,一年收入还不够买一辆自行车。”

苏小昭点点头:“是啊,农民太苦了,赵乡长,我真的好惭愧。”

等苏小昭走了,赵乡长还纳闷地对其他同事说:“这个女娃儿不行,人人都说她能干,我看这孩子太过精明算计。”

农业站站长老王是个四十多岁的耿直脾气,没有多少文化,说话一向难听,他不瞒不避地说:“赵乡长,俺觉得您不应该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您应该去菜场看看农民都在干啥!”

赵乡长听着就不是好话:“老王,你啥意思?你说我不懂农产品是吗?我父母都是农民......”

老王不耐烦地说:“你父母都是农民,你不是!”

赵乡长扶了扶眼镜:“我咋不是农民?我一直就是农民的儿子。”

老王说:“你读书可能很好,但是你不适合做乡长。你去问问,咱乡里,大蒜零售也只有4分钱,4分钱都不一定卖出去。你别瞪眼,猪肉才五毛六毛一斤,你大蒜要1毛还要人家出运输费和工时费,你脑子咋想的?”

说人家是个孩子,还说人家太过精明,你咋不去抢呢!

赵乡长一听这话:“我是不是要价高了?”

秘书点点头,难为情地说:“赵乡长,您要的太高了。”

赵乡长:“那我们赶紧去追她回来?”

秘书慌里慌张去追,却发现苏小昭已经被赵集乡开着小车抢走了。

赵乡长顿时急得直扶眼镜,恨不得立即给苏小昭跪了:“3分钱行不?3分钱咱也求苏小昭合作。”

老王气哼哼地说:“晚了!3分钱?3分钱你干农民还不干呢!”

秘书低着头,心说:早干嘛呢?两条腿哪里追的上赵集乡和王小庄乡的四轮车?

十月里,落凤乡、赵集乡、马坑乡、王小庄乡,各家各户按照乡里的要求种下1-2亩的大蒜,几个乡都去请香河居在落凤乡蹲点的技术员侯侃侃帮着指导。

苏小昭专门去了一趟北岱省农业大学,请了主管经济作物种植的庄教授,合作成立了技术顾问站。

经费由四个乡以及岱南落凤大蒜批发流转中心共同出资,苏小昭对老耿说:“耿叔,这个技术站设在我们村,以后咱可不是光种,还要研发新品种,研发自己的大蒜产品,县里现在不想理咱,以后他们会高攀不起的。”

老耿和杨明起都同意,不就几间房子嘛,大队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