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给人冷静冷静的时间。尤其是自己。

人走了,陆诗邈想蹲下去捡起水瓶, 结果下蹲时没找好用力点,工作一天的腰像是生了锈的齿轮偏了轨,磕磕巴巴地发出声响,她皱眉扶腰快速站起,走到街道上找公共座椅。

7月份的上海夏日要比香港要热上许多,原因不在地理差异, 而是香港特有的文化温度。

文化研究学者称这种温度为,“中环温度”。在香港职场, 白领有严格dress de, 环境迫使他们必须西装革履, 所以为了保证社畜不会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中昏倒,中环大厦的空调温度永远保持在16度以下。

香港越冷的地方代表场所越高级,就像是赤道物业的空调风,吹吹陆诗邈的脑门就能得到一场高烧。所以身居警司职位的薛桐一年四季都穿长袖衬衣。

黑色的,白色的,黑灰色。永远都是低饱和度的颜色,长袖,大多解开衣领第二颗扣子。

她里面偶尔会穿一件贴身的背心,或者短袖。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在无数个场合里脱下身上衣服或者警服,披在自己的身上。

陆诗邈现在想想,薛桐在夏天穿两件衣服的这个习惯是因为她才有的。

而在上海。像邱雯这种活在金融圈的精致都市丽人,每日依旧会打卡般走进陆诗邈的房间,“吹空调头要痛的!会面瘫的呀!哎呦,你是要把电费用到第三梯度去呀?”

所以陆诗邈有时觉得,温度真的能代表一个城市。

上海和重庆比,上海冷。

上海和香港比,上海热。

冷热交替之间,除了文化饮食诉求出现了差异,生活习惯出现了特例之外,连人的性格都会随着温度发生改变。

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存在着这种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