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送信去,传信回,约莫十几天的功夫,有了秦神医踪迹之后,小宋再送信去就方便多了,再来个二三十天周转,加起来统共一个半月的功夫,”嵇仁说,“你在这里好生留着修养,切勿再吃过量的神仙散。”
“为什么不能托文麟楼查一查呢?”嵇宜安疑惑道。
几位叔伯面面相觑。“什么文麟楼?”
“就是文阴乙他们,平日里替你们递军机、守百姓的那帮人,”嵇宜安解释道,“他们都归属江湖文麟楼,也是由常远侯所建,但平日活动并不多,也就不为人知。相比于主监察百官的朝中暗哨,文麟楼中人都散于江湖间,寻人也就更为方便。”
“他们竟也是常远侯的人?”几人皆惊,“难怪会与朝廷暗哨有所合作,我们只当是民间组织,并没有深思到这一层。”
车马向来慢,平日里传点消息也得花十天半个月,更别提江湖寻人,嵇宜安忽然明白过来常远侯与同仁老掌柜想建文麟楼的心思。
暗哨的力量都是收归朝廷,但文麟楼却可帮到更多寻常百姓,这应该就是老掌柜的初衷吧。
“那这个文麟楼,”叔伯们问道,“南边的事,他们也能寻到吗?”
“文阴乙说过,文麟楼的势力范围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我或许可以请他帮忙,寻一寻秦神医的下落。”
“好啊,”嵇仁感慨道,“到底还是朝中人有野心,懂得先天下之想而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