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么个佃户,殿试获得前三甲,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探花郎。
这个佃户更是不自量力,为官五年,世家与寒门,统统得罪个遍。
想来,兴许是自己年少轻狂,锋芒毕露,才让这位大儒不待见他。
这位被天下读书人推崇的圣贤不待见他,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又不推崇这位圣贤。
祁丹椹丝毫没被海芦影响,步履从容回家去。
海大学士入宫面圣后的几天,嘉和帝再也没有过问废太子移陵的事,仿佛当时只是他一时兴起。
九月十八那日,宣瑛从贤妃处回来,告诉祁丹椹,虽然圣上不再过问废太子移陵的事,但并未让太常寺与钦天监停止废太子的移陵事宜。
宣瑛与祁丹椹的想法一致。
圣上在观望。
海芦不仅代表着贵族世家,更代表着天下读书人。
他是天下读书人的风向标,是嘉和帝曾经的老师,也是宗法礼教的维护者。
嘉和帝可以用君臣之道来压世家,但不能违背祖宗礼法,也不能让天下读书人寒了心。
他从一开始就想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解决这件无关痛痒的事。
所以他在等,若是宣瑛能想出办法,那就顺水推舟,让他那故去的儿子移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