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摄政王 时不待我 2178 字 5个月前

腊月初一,大齐京城元陵。

京城昨日傍晚开始下雪,雪混着凛冽的寒风持续了一夜,今早这天仍旧有些阴沉昏暗,好在风雪已停,街道上也开始热闹起来。

进入寒冬腊月,很多人家开始陆陆续续置办过年所需的东西,加上每逢初一、十五这个时间点是前去寺庙上香许愿、还愿的日子,所以出门的人比较多。只是雪刚停不久,大街上的积雪还未被人清理干净,走在街道上难免要小心谨慎一些以免因路滑磕碰到。

这帝京繁华,寻常人家多,有权有势的人家也不少,走在大街上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会碰到得罪不起的达官贵人,所以大家行走起来都分外小心。可即便再怎么小心,仍有不可避免相撞在一起的。

这不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就和曾府的轿辇就撞在了一起。

话说这曾府的曾景铭如今乃是京中新贵。

曾家原本是寻常人家,但曾景铭长得白净俊秀学问好,偶然入了国舅爷的眼,被看重提拔,因此得了权势和地位。曾景铭能言善辩口才好又行事机警讨人喜欢,深受国舅和太后看重,如今已是礼部左侍郎。

朝中新贵,得意年华,风头正茂,谁又会轻易得罪去。

当然,这只是普通老百姓看到的景象,实际上朝堂上的官员都知道,曾景铭之所以能入太后的眼时常入宫,那是要给太后讲书。

据说是太后常年失眠,偶然听曾景铭讲书便能好好入眠,所以就时常召人入宫。

至于这个事情大家信不信那是他们的事儿,反正对于曾景铭入后宫的行为,太后那里就是这么给话的,因此见了挂着曾府牌子轿辇的官员都会不自觉的礼让几分。

虽然朝堂上站着的官员很多是看不上曾景铭的,不过他们身为人精也不愿因恼他惹太后不快,毕竟皇帝虽登基有三年了可年龄也才七岁。

朝中大事向来由摄政王齐沉来处理,只是齐沉在江湖设有‘风雨楼’,有时要入江湖处理一些风雨楼里的事,每每这时太后便会代其处理朝事。

太后处理起朝政来还算公平公正,偶然有点私心也不影响大局,对官员来说太后他们也得罪不得,对一些事能闭眼就闭眼。反正人家摄政王都没说什么,他们更不用当出头鸟。

退一万步说一个给太后讲书能哄太后高兴的玩意儿,他们避着点也就是了。

官员们避着让着,一开始曾景铭还很谨慎小心,时间久了太后对他久宠不衰,朝堂升官又升的快,曾景铭慢慢的失去了警醒,觉得自己无可替代,行事也变得猖狂起来。

这不,半个月前他的贴身小厮还在大街上当众骂了文昌公主的夫君,只因这驸马爷不小心撞到了他身边抱书的小厮。小厮先是指桑骂槐了一阵子,然后说书是献给太后的,驸马爷故意碰到就是对太后不敬,愣是逼的这驸马爷在大街上当众道歉,事后还因此病了一场。

这种荒唐的事发生有小厮随了他家主子猖狂的缘故,也怪当年几个皇子争夺皇位时文昌公主站错了队,事后老皇帝虽然没对她怎么样,但她从此被景帝给厌弃了。

在京城被皇帝厌弃的人谁敢靠近?所以这些年文昌公主就算有着公主的头衔过的也不如意,有时还得看人脸色行事,如果没有意外她是自然翻不了身了。

这也是她的驸马连曾景铭这个礼部左侍郎身边的一个小厮都不敢得罪的缘故。

而此时曾景铭要入宫见太后,达官贵人家的轿辇、车马都会避开,结果这一个普普通通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却这般不识好歹愣是和他们撞在了一起。

这不,马车和轿辇刚撞上,抬轿的人受了惊吓手有些不稳,轿辇差点翻到,坐在里面的曾景铭更是惊呼出声。而跟在轿辇旁边小跑的小厮脸色大变,他急忙训斥轿夫让他们把轿子停下。

小厮第一时间给轿子里的曾景铭请罪,问他是否平安,在听到曾景铭的一声冷哼后,小厮气急败坏的走到轿子旁边那辆不起眼的马车前破口大骂:“你们是不是眼瞎了,没看到这是我们家大人的轿辇吗?”

赶马车的是个年轻人长相一般,扔在大街上都不会被人注意的那种。他穿着很普通的玄衣,圆圆的脸上挂着笑,说出的话却没有那么客气:“我也的确没想到街道这么宽竟然走不下马车,若你们家大人真受了惊吓,我家主子可以给他请大夫。”

这路上的积雪的确没有打扫干净,可街道很宽,并排走上两辆宽大的马车都不成问题。他是看准了路急着往家赶,一路上都很顺利,眼瞅着快到家了,结果谁曾想着曾家的轿子听到了打马声还往路中央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