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责当尽,寸土怎能属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乐伊会喜欢这个唱段,最喜欢的也是这两句词!
在一片叫好中,秦老又给乐伊出难题:“再来段昆曲?”
只见那眉眼一敛,那横刀立马的女将军便成了大家闺秀,含在嘴边的字眼都透着婉转: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壁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昆曲的水磨腔要的是水磨工夫,那爽快利落得吐字成了软绵婉转的嗓音,却自有一番风情。
这变化之快,才是最让他们惊讶,惊喜,欢呼,笑闹的,说白了,谁在这里看专业的戏曲?
老人们求得不过是个热闹罢了。
秦老便甘当那丑角,又做刁难:“革命样板戏,你且来一段儿?”
有人搭台,乐伊便唱戏,两手一分,像是提了个茶壶似的:“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哪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这眉眼神态,利落手脚,倒真的像个摆摊卖茶,人头熟络,聪慧机敏的茶摊老板娘阿庆嫂。
“老秦,你也难不住人家小姑娘!”
“就是就是,还跟我们吹呢!”
一帮老伙计看着秦老被打脸,更是乐得颠颠的,忙不迭得上去嘘他,倒像是维护被无良老伙计为难的亲孙女似的。
非得逼着他承认,乐伊就是多才多艺,就是让他服了,才像得胜归来的将军似的洋洋得意,还跟乐伊吹呢。
“小乐你不要怕他,我们这么多人都护着你呢!”
“就是你们这么多人都护着我呢,我还怕什么呢?”乐伊笑着说道。
秦老装做生了一回闷气,又对乐伊招招手:“小乐,那么多地方的方言都听你会一点,金陵话会不会?”
“会一点点。”乐伊对金陵话的了解水平真的只有一点点,因为一首歌挺火的,就跟着凑趣学了一点,只能说粘着点边。
“能听不?能说不?”
见乐伊摇头,他的眼神便低落下来。
“您老去过金陵?”乐伊也只是随口一问,戴奶奶却拽着乐伊袖子低声解释:“他就是金陵人。”
秦老看起来也有七十多岁了。
七十多岁,金陵人,金陵,七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