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是地位不同,想法和目光都变了吧。邱静岁只好这么安慰着自己,尽力保持着体面,颤抖着声音道:“陆想以后有不懂事惹你生气的时候,希望你看在她小时候颠沛流离的份上,多教育教育她,不要教训她。”

说完,她从陆司怀的身边走过,目视前方,孑然一身走出了四合院,朝着未来走去。

这么一路走着,并没有陆家的人追上来,邱静岁很感激陆司怀能成全她,他可能要面临家中方方面面的压力,不过她已经“死了”,即便回魂来走了这么一遭,想必也惊扰不了太多人,掩饰一番揭过去也不是什么难事。

走到城门口,邱静岁看见青竹正坐在一辆牛车上,拉着脸并不高兴地看着她,而在他旁边的,竟然是方才刚被释放的公冶文。

没等她开口问,公冶文就主动解释道:“京城事了,我想去外面走走看看,青书武艺在身,我同你一起走,也好有个照应。”

站在他身后的盲目少年弯腰行礼。

邱静岁问:“你要跟着我们去北面吗?”

“不,”公冶文的神色事从未有过的平静、轻松,“我不会定居在一处。”

公冶文难道是怕她和青竹两个人一路上会出现意外,因为父亲做的事对她心怀愧疚要跟着保驾护航一段时间?

不管他是什么目的吧,邱静岁现在对他或者说对公冶家都没有了多余的情感,人多毕竟安全,他要一起走,也没什么不好的。答应下他,邱静岁又转去问青竹:“干嘛一副老大不高兴的样子?”

“你还真要走啊?以后后悔别求我把你送回来。”虽说如此,但是有人陪自己,青竹心中始终是高兴的。只是即便他是不拘一格的江湖儿女,也觉得对邱静岁来说,浪迹天涯并不是一个好的归宿。

“你废话很多啊,是不是皮痒了,哪来的牛车?还不赶紧赶起来?再不走天都黑了。”邱静岁给了他两个脑瓜崩,故作生气道。

青竹揉了揉脑门,难得乖乖地“哦”了一声,驾着牛车,带她往城外赶去。

公冶文坐着自家马车,慢慢地缀在她们身后,青书凑上来笑着对青竹说了一句:“你便是青锋收的那位徒弟吧?论理你该喊我一声师兄才是。”

青竹鼻子都气歪了,对于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师兄一点好脸色都没有,大吼大叫道:“谁是你师弟?我都不认识你!”

青书武功高强,脾气也好,笑着回了公冶文身边,不过一路上明显对青竹很是照顾,这一点让青竹更是气的不轻。

邱静岁一直怅然若失的,在牛车上不是看着天空发呆,就是昏昏沉沉地睡觉,经常做梦哭醒。她偶尔回头望着京城的方向愣神,这个时候,青竹就会故意和青书拌嘴吵架,做出一副被气得跳脚的模样,邱静岁便会开口劝阻,直到非得和他斗几句嘴,青竹才肯罢休。

有一次说起牛车来,青竹说漏了嘴,邱静岁才知道是陆家把他放走时,给了他一大笔银子,青竹只拿了一点点,而且豪横地从城门口以三倍价钱买下了这架牛车,手里一点余钱都没剩下。

邱静岁痛心疾首:“你这个傻孩子,跟谁过不去干嘛和钱过不去,我是去过日子,不是受苦的!”

“我又不是不能赚钱!”青竹顶嘴。

幸好她还有点首饰,全出掉能有一笔不菲的银子,倒不至于不很拮据,至于再回去陆家拿钱……这种事邱静岁想想就觉得大囧,只要还有一口饭吃,她是不会这么做的。

就这么吵着闹着,一行人磕磕绊绊,终于在大半年后到达了晋国北面的一个小县城石云县里落脚下来。

第133章

他们在石云县县城租了一间小院子, 公冶文住了大半个月,没有一天不出去逛的,每次回来后脸上都是一副感慨的模样, 眼中都有了不同以往的光彩。

他时不时会发出几句没头没尾的话:“这便是百姓的生活……”

对这种大少爷的无聊感叹邱静岁一概无视之。

安顿下来后,邱静岁忙着收拾清洁, 倒也不着急, 每天干一点,忙活了十几天才歇下来, 这段时间她常常一整天一句话都不说, 青竹烦躁又担心,却不敢刺激她,说要闯荡江湖的他整天窝在家里给她打下手。

不过通过长时间的打扫,把那些灰尘、废弃物件清理的过程, 就像是心理疗愈一般,给了情绪排解的出口,等院子焕然一新之时,她已经完全恢复如常了。

邻居是个孤寡老太, 老的牙都掉了, 但为人很爽利,会行事, 他们搬过来的第一天就送来了一些窝窝头和家常小菜。她说自己的老伴和两个儿子都在前些年的战乱中死去了, 女儿早嫁去了外地,断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