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扶苏却道:

“即便接纳百家学说,也得以法家为根骨地基。各家主张多为空中楼阁,只能作为律法之上的点缀。父亲虽重法家,也没有固执到那个地步。”

阴恍然:

“以法治国、兼容百家是吗?也对,便是杂家,也不是必须百家占比一致的,自当有多有少、有轻有重。”

扶苏提醒妹妹:

“诸子百家也不是完全不互溶的,商君策中针对农商的改革,便是借鉴了农家的观点。”

年轻人总是想法比较极端,以为所有学派都是独立甚至对立的。其实不然,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取长补短,只是不像杂家那样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了而已。

阴仔细回忆父亲很喜欢的韩非先生的主张,随后说:

“法依势而行,依时而变,约莫就是这般了。”

随即,她就意识到另一个问题。既然法是需要根据时势变更的,那大秦如今的律法,会不会在一统天下之后就不适用了?

阴的表情凝重起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情况就很严峻了。

扶苏将那沓手稿整理好,随口说道:

“所以你接下来,又要加班了。”

刚刚结束工作的阴:

“啊???”

扶苏微笑:

“大秦官学需要合适的书籍作为教材,只学秦律就只能成为底层小吏,无法培养高级官员。为兄需要你去编写教导他们政治素养的书籍,就先按照诸子百家,各编一套吧。”

说着把手稿递过去,示意她以这个为纲领来编。

“我大秦可是十分包容的,所以每一家都是可选的选修科目。不喜欢法家不要紧,学完基础的秦律和必修的法家学说之后,还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别派学说(删减版)进行学习。”

至于之后这些人会不会基于删减版再发展出自己的主张,为各家增添更多适合大秦的理论,那就是后话了。

他可没有魔改各家学说,他只是教学的时候只挑了一部分教而已。

相反,那些诸子百家内部的领头人物,倒是很喜欢魔改,提出自己独特的主张。和他们一比,秦国官学简直太安分了。

阴:…………

阴算了一下诸子百家的数量,倒抽一口凉气。

大兄可没有把每一家的学说都做完删减,他只挑了最有名的那几家。但是阴得把每一家的教材都写出来,而且教材的字数还不能太少,不然学两天就学完了像什么样。

这个工程量,会不会略大了亿点点?

阴幽怨地看向大兄。

难怪对方今天和她说了这么多,这是先教会她,再让她去教其他学子呢。也不怕她学艺不精,把其他人带进沟里。

扶苏却道:

“你先去编写,写完拿来给我审核。不用担心写错什么,有我给你兜底呢。”

那这样的话,大兄就也要仔细查阅所有教材了,工作量同样不小。

阴心理平衡了,她也知道大兄对她委以重任是因为大兄自己没时间。否则这么重要的东西,他肯定得亲自去编写。

“那好吧,阴定不辜负大兄的嘱托!”